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长了眼”的骚扰电话何时了

字体:
—2024—
01/16
15:53:52
2024-01-16 15:53:52 来源:浙江宣传

  前脚下载了一款炒股软件,后脚就接到了推荐股票的电话;刚在网上看了一款车,销售的电话就“如约而至”;感觉手头有点紧,打着“大额低息贷款优惠”名号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还有房产销售、保险理财、教育培训……骚扰电话在很多领域渗透。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现在的骚扰电话仿佛“长了眼”,比你更懂你的需求,于是越发精准地命中你的“软肋”。即使忍气吞声拉黑一个,骚扰电话也会披上一个又一个新“马甲”,让人不胜其烦的同时,又有一种隐私被泄露、窥探的气愤与无奈。

  骚扰电话从哪里来?为何如此精准?这背后又藏着哪些猫腻?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陌生电话响起,不接怕耽误了正事,接了却大概率就是各种推销,明明已经说过“不需要”,但过段时间还是会接到相同内容的电话。骚扰电话日益成为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困扰着大家。

  2023年,某机构发布的《2022年度骚扰、诈骗电话形势分析报告》,公布了骚扰电话的“标记量”。报告显示,2018年“标记”的骚扰电话是2.1亿次,而到2022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4.99亿次。5年间,飙升237%!

  伴随着骚扰电话的激增,另一个让人“冒冷汗”的现象则是,骚扰电话的精准匹配越来越强,总是能够及时洞察、精准识别每个人的需求,然后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这其中原因并不复杂,“长了眼”的骚扰电话的出现,讲到底还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比如,我们在浏览一些网页或者商品信息时,经常会被要求填写手机号或者一键绑定手机号,平台、销售方乃至第三方机构都可能会获取你的联系方式和你的网上行为信息。不要觉得这些数据没什么大不了,实际上这些都可以对你打上“电子标签”、进行“用户画像”。他们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是推销电话越来越精准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些软件的用户协议中也有不少“小九九”,错综复杂的条款之中隐藏着需要用户将个人信息授权给平台的内容,而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不会进行仔细阅读,大多是一键许可,殊不知这正授权了“信息泄露”,为招致电话骚扰埋下了祸根。不少平台、商家还会将用户个人信息与第三者进行共享,其他商家、物流、广告商都可能精准获取用户姓名、性别、通信地址、联系方式、银行账号等隐私信息。

  

  近年来,针对骚扰电话这一顽瘴痼疾,国家有关部门下了很多力气治理。仅2023年上半年,工信部就拦截垃圾信息超90亿次,拦截涉诈电话14.2亿次和涉诈短信15.1亿条。

  骚扰电话被治理多年,可是骚扰电话仍然总是不时响起,其背后症结究竟在哪?

  比如,商业链的畸形发展。个人信息难逃泄露风险,商业推销的需求又愈演愈烈,围绕骚扰电话早已形成了“黑灰产业链”。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垃圾信息投诉情况盘点》显示,在2023年三季度骚扰电话投诉中,94.5%与商业营销相关,其中贷款理财、欠款催收与房产中介排名前三位。

  尽管国家出台了诸多规范举措,相关运营商也经过层层整改,但利益驱动下,骚扰电话钻监管漏洞的新方式层见迭出,让治理常常陷入被动。早在2022年,央视3·15就曝光了某黑产公司推出“大数据+CRM外呼+精准直投+短信触达”的一条龙服务——其技术专业程度属实令人咋舌。

  比如,信息保护的困难重重。大数据时代,获取个人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软件授权、购物平台……很多人宛若“透明人”,有被“信息内鬼”出卖的风险。

  而多数人在接到骚扰电话后无奈且放任的态度也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代价成本的低廉和监管的缺位让这种低劣营销手段持续“霸屏”,成为让我们烦不胜烦的“电子牛皮癣”。

  再如,AI技术的滥用侵权。智能化时代,我们纵享信息便利的“丝滑”,也迎来了被AI不断试探底线的新挑战。AI极大解放了“骚扰生产力”,比如用智能外呼取代人工呼叫的“AI电销机器人”。据媒体报道,这种电销机器人不仅能模拟真人语音,自动完成通话应答和数据分析,而且一通电话只要4厘钱,这种效率和成本的双赢集成体,成为许多商销公司用来“轰炸”用户的“香饽饽”。

  

  从旺盛的商业需求到精准的信息获取,再到频繁营销扰民,骚扰电话的最终目的是线下交易达成。在骚扰电话这根链条上,分布着流水线般的多个环节与行业。想要取得治理效果,不能只抓哪一环。将环环相扣的每一环都解开,才能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个人其实是骚扰电话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有市场就有动力,骚扰电话长期存在的一个源头性因素,就是总有人接受了电话推销,让骚扰电话有利可图。人们应该学会理性地对骚扰电话说“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好运营商的“骚扰电话拒接”等服务,如果感到个人权利明显被侵犯的,可以保存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另一方面,信息保护离不开个人绷紧思想之弦,在上网时注意甄别,谨慎地提供个人信息,这也很有必要。

  当然,面对“长了眼”、难根除的骚扰电话,其治理不能仅依赖个人自觉,还需要找到责任主体、关键环节,逐个击破、斩断链条,还大家一个“耳根清净”。

  首先,“有形之手”不妨更加精准。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违背了《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但也有人认为,生活安宁权作为一种特殊的隐私权,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目前,关于骚扰电话专门的法律法规还未建立,一些相关的规定较为分散,这就导致很难统一执法尺度和标准。

  将对骚扰电话的处置纳入法律规制之下,尤其是明确对骚扰电话的判断标准及处罚标准,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和职责范围,是电信立法亟待破题的重要内容。

  其次,技术治理需要与时俱进。与单纯的信息泄露不同,骚扰电话在抵达用户前,必须先经过运营商,运营商在链条上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故而在人们眼中具备得天独厚的治理条件。但实际上,面对海量的骚扰电话,运营商在治理上也面临诸多难题,骚扰电话宛如打不死的“小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这不是放任骚扰电话的理由。

  除了老生常谈的要严厉打击非法获取、购买、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等行为外,运营商也需要不断升级技术手段,与这些行为进行竞速赛,不仅要强化对骚扰电话的监测能力,更要及时拦截、主动溯源,将骚扰制止于发端处。

  最后,惩戒典型才能以儆效尤。低成本、快传播的骚扰电话于违法者而言就像风险投资,面对潜在的高收益,可能受到的处罚显得不足为惧。因此一些商家仍敢顶风作案,有人甚至觉得,电话骚扰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存在。

  因此,治理骚扰电话需要始终保持力度,对典型的违规企业有必要进行严厉处罚,彻底斩断某些侥幸心理,使违法者心存敬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