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把“故乡”装进飞驰人生

字体:
—2024—
02/17
11:58:09
2024-02-17 11:58:09 来源:浙江宣传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随着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不少人已经返程,告别了熟悉的家乡和亲人,踏上了重返他乡奋斗的路途。

  有网友深有感触地说,“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后备箱被爸妈塞成了‘菜市场’”“车门一关再回来不知是何时”。

  对每一个奋斗在他乡的游子来说,这趟旅程,一头是寄托着人生理想的他乡,另一头是终生魂牵梦萦的故乡。当他乡与故乡在时空的舞台上各自演绎,游子的情感变得愈加凝重,与故土难舍难分。

  今天,笔者想以三问三答的形式,来聊聊故乡与他乡。

  一问:故乡是什么?

  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心中永恒不变的文化符号、精神坐标,承载着人们内心深处根之所在、情之所系的那抹乡愁。

  有人认为故乡就好比一面镜子,它能映照出我们生活的原色与变迁,那些熟悉的老街、儿时嬉戏的河畔、父母耕作的田野,都是记忆深处难以忘却的片段,也镌刻下了我们人生列车的始发点。当我们离开故乡,那面铜镜便愈发明亮,它用斑驳的光束领航每一条或崎岖或平坦的人生路,无论我们在何处航行,都能借此辨识自己的位置,感知当下的生活状态。

  也有人把故乡视为心灵的港湾,它之所以让人心安、温暖且有力量,是因为这里停泊着我们的心灵归属。市井小巷熙熙攘攘人群中弥漫着欢快而热闹的氛围,那是乡情的味道;母亲忙碌的身影在灶台边穿梭,饭菜的香气溢满整个院落,那是亲情的温暖;透着丝丝泥土芳香的油菜花丛里,儿时与伙伴们嬉戏追逐的身影若隐若现,那是友情的印痕。甚至于,不管是面对现实有无奈,还是面向未来有迷茫,一句简单的乡音问候,就能让我们被深深治愈。

  对于遭遇多元文化、身处变革时代的人来说,故乡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念,它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离开多久,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遥远故土的脉脉眷恋和深深积淀。当我们在远方漂泊过、打拼过,能更加明显地发现,那份跨越山川河流的惦念,自始至终有所指向、有所归属。

  二问:何处是吾乡?

  时间在变,外面的世界在变,故乡也会变。这是一个变化无处不在的时代,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人生选择、生活轨迹,也深层地体现在整个社会对个体发展与价值实现的关怀与支撑。

  早在一个世纪前,一名“80后”海归也曾告别故乡,先是远赴日本,此后又飘零于“北上广”,他就是鲁迅。在小说《故乡》的结尾,他这样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坚定告别故乡时踉跄的身影,成了那个时代诸多个体命运的真实写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百余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人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奔赴与创造推动着山乡巨变,让锦绣山河向美而行,凝聚起新的发展力量。

  一方面,中国城镇化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的“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跨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21年的10.6%提高到2023年的66.16%。

  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流动性逐步提升,人们远赴他乡以改变生活、实现自我,勇敢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据有关部门预测,2024年春运我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最忙”春运,见证着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也凸显出其中的每个人,在他乡与故乡之间钟摆式流动的状态。

  另一方面,故乡本身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中。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中,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与故乡,都随着时代浪潮不断奔涌向前。

  近两年,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也有人发问,“何处是吾乡?”时间会让一个人历尽千帆,也会让一座城、一个村今时往昔大不同。但笔者始终坚信,只要心中还有牵挂,故乡就在。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春运,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人们都如同候鸟一样,义无反顾地踏上归乡之路。

  三问:他乡与故乡如何取舍?

  他乡与故乡并非完全对立的概念,“去他乡”与“回故乡”也不是孰优孰劣的“单选题”,二者都热辣滚烫。

  有人以他乡作画布,以故乡为底色,主动拥抱未知和挑战,凭借才智与努力在他乡扎根成长,把他乡作故乡,将他乡的文化、经验和资源融入自身,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用奋斗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幅“他乡变故乡”的精彩人生画卷。这背后,体现的正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奋斗开放的时代精神。

  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从繁华的都市回归故乡,这些“新农人”“新创客”“新乡贤”们不仅能够运用自身所学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创新思维和实践改造传统农业、提升产业层次,还能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既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也为家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与故乡达成“双向奔赴”。

  比如,近年来,浙江启动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截至去年10月,已累计培育农创客超5.8万名,他们用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将故乡变成“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成为年轻人展现才华的舞台。

  有人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其实,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就找到了滋养心灵、成就事业的沃土。所以,近千年前,苏东坡也才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神来之笔。

  人生之路,漫漫亦灿灿。我们每一次对故乡的凝望,每一次对他乡的审视,某种意义上都是对自我的找寻和确认。这种凝望与审视的意义在于,努力抵达内心最深处的精神原点,汲取到最基础的力量,然后再向前。

  如若人在故乡,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梦想也能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如若背上行囊奔赴远方,那么且把“故乡”装进飞驰人生,怀揣着勇气、喜悦和期待,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在他乡谱写新的篇章。

  生活就像气球,总是向上的。而离别,则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行行重行行,祝愿奔赴远方的你心有所依、行有所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