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问剑龙泉

字体:
—2024—
07/14
16:11:17
2024-07-14 16:11:17 来源:浙江宣传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很多人在少年时,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仗剑天涯、除恶扬善。而“龙泉”也因为“剑”,成为中国诗词歌赋、小说演义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名词。

  龙泉,古称龙渊,因剑得名。相传,两千多年前,奉楚王之命铸剑的欧冶子,在遍寻山水后终于觅得这个绝佳的铸剑之地。他在此筑炉围井,锻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

  龙泉宝剑,到底“宝藏”在哪里?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一把宝剑藏“功夫”,尽显中国传统工艺之美。

  一块寻常的铁,须经过火的无数次锻打、淬炼,历经“二十八般工艺”,才能锻造出一把剑的万般精彩。

  《周礼·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对龙泉宝剑来说,春秋战国时期铜铁兵器盛行为“天时”,龙泉当地盛产铁英砂、松木等原料及燃料为“地利”,而铸剑技艺的“工巧”则是它名扬四海的“秘方”。

  铸龙泉宝剑,材料是关键。今天的龙泉剑匠仍沿用古法工艺,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熔炉里,将铁英砂炼成生铁,再将之炒炼成一种可大幅增强剑身强度的炒钢块。

  此后,铸剑师需要组合几块含碳量不同的熟铁块和炒钢块,经入炉加热后,再进行反复折叠锻打,最终锻制成剑身。从炼、锻、铲、锉,到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一把宝剑的诞生,仅剑身铸造就需要经过28道严苛且精细的工艺。

  剑的神韵,多体现在花纹上。因为由不同的铁块复合锻造而成,再加上不同工匠的折叠锻打方式有差异,剑身上会呈现出明暗层次,也就形成了所谓“高山”“深渊”“流水”“龟纹”等花纹。这种名为“异光花纹”的纹理,诉说着龙泉宝剑历经千锤百炼而成的精巧,也彰显着铸剑师一丝不苟的匠心。

  宝剑之美的背后,是铸剑之苦,正印证了那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之研磨

  

  一把宝剑铸“风骨”,锤炼着豪侠之气。

  剑的风骨,指的是其所拥有的像人一样的精神气质,比如刚正豪迈、坚韧不屈等。

  龙泉宝剑的风骨,要从剑的起源说起。剑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青铜剑滥觞于殷商中晚期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材料质地、兵器形制和硬度渐渐不能满足战争需求,由此诞生了铁剑。“龙渊”便是较早见于记载的铁剑。

  到了汉代、六朝,锻造技艺的进步,使得“龙渊”出品的宝剑深受市场欢迎。曹植曾赞叹“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而随着铁剑数量的与日俱增,剑不只被作为战场上短兵相接的武器,其作为佩饰之功用也被强化,并被注入“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的文化内涵。

  时间来到唐代。在承袭汉代以来的剑文化精神的同时,龙泉宝剑的内涵又被叠加赋予一种自由洒脱的侠气。“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的李白,在游历山水的路上就常常与“龙泉”作伴。对于剑,李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事实上,他还是一名剑术高手,并曾留下许多关于“龙泉”的诗句,如“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等。

  透过冰冷钢铁,穿过寒光剑影,我们不仅看到仁人志士的侠肝义胆,更读出他们对家国和黎民的责任。“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鉴湖女侠”秋瑾以剑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自古宝剑赠英雄,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杭州西湖边树起了一座秋瑾手握龙泉宝剑的雕像。

  而今,一把保家卫国的剑,也被赠予那些立志报效祖国的青年。从2021年开始,龙泉市每年都为每一位即将奔赴军营的新兵送上专门定制的“从戎之剑”。宝剑配战士,青春激扬。

  “从戎之剑”赠剑活动

  

  尽管两千多年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刀、剑产业渐渐不复冷兵器时代的荣光。

  新中国成立之前,因为国内战争频繁、人民生活贫困,龙泉剑产业几近凋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传统工艺品高度重视,龙泉宝剑迎来了“新生”。进入新世纪后,得益于全省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的日益重视,龙泉宝剑产业蓬勃兴起。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龙泉宝剑这个历史经典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6万余人,产值突破10亿元,已然成为龙泉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更激发出龙泉人民对于这一文化瑰宝的自豪与自信。

  龙泉宝剑再现“锋芒”,绝非一日之功。历史经典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我们从龙泉宝剑的焕新之路中可窥一二。

  比如,让工艺更新一些。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历史经典产业来说,也应当“变”出适应变化的新工艺、新产品。从春秋时期的铁剑开始,逐渐演变为百炼钢剑、折叠花纹夹钢剑,龙泉宝剑长盛不衰的动力就来自一代又一代剑匠的接续创新。

  令人振奋的是,时至今日,创新的基因依然在传承。比如龙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阿金不满足于对传统样式一成不变的复刻,将陨铁与钢铁以传统手工艺糅合锻打出一把“玄陨剑”,使得剑的花纹更为奇特,并且磨之不去。

 2023年,龙泉举办“我在这里学非遗”——宝剑锻造手工技艺大赛,引来市民游客围观

  又如,让形式更潮一些。对于历史经典产业而言,紧跟潮流、勇于跨界,适应市场,活化古老非遗是焕新密码。如龙泉宝剑由单一的传统刀剑向健身剑、日用刀剑、动漫影视刀剑、健身刀剑等领域拓展。2023年,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里主角们手持的各式宝剑,便是出自龙泉匠人胡小军团队之手。

  再如,让融合更深一些。运用交叉思维,将“非遗”与文旅项目进行深度融合,同样是传统产业打开新局面的一把“钥匙”。这几年,龙泉在挖掘、阐释宝剑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打造了一系列凸显传统、激发共情的文旅项目及相关产品,包括龙泉宝剑小镇、文创旅游纪念品等,持续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想象和体验。

  熊熊炉火淬匠心。当古老智慧与现代精神汇聚、融合,龙泉宝剑将始终焕发熠熠光彩,于“锋芒”中孕“风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