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到最后阶段,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即将结束,接踵而来的是全家人“被暑假作业支配的恐惧”。而除了各科题册的任务还落在孩子肩上,不少阅读写作、研学实践、手工制作等作业却沦为“家长作业”,让人倍感压力。
有家长在网上自嘲:“小时候写作业的是一批人,没想到长大了写作业的还是这批人。”还有家长发现:“最近来到打印店,排队的多是和自己一样帮孩子打印各类作业的家长。”
不禁要问,一些学生作业为何会沦为“家长作业”?怎样把这样的“家长作业”还给学生,让作业回归本质?
一
平心而论,多样化的暑假作业既可充实假期生活,也可引导孩子们去更广阔的天地运用知识、开拓视野。大家利用好暑期时间,通过练习查缺补漏、通过实践提升能力,是十分有意义的事。大部分学校在布置作业时,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学生作业还是或多或少出现了“偏差”,令部分家长感到心累。
比如,“拔苗助长”式。有些作业的难度,超出了某一阶段学生正常的能力水平,像PPT展示、复杂手工、短视频制作、调研报告撰写等,对一些低龄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让家长“代工”。而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落后,一些家庭会选择“全家出动”,甚至花钱找人来帮着一起完成。作业做到最后,发现“含孩量”几乎为0,不免让人怀疑布置此类超纲作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比如,“走个过场”式。有的“留痕”式打卡作业,需要家长“解锁”导演、摄像、剪辑等新技能,完没完成、做没做好另说,反正视频照片上传就行;有的作业重结果而轻过程,做家务、读个书,都要记录一下,比如给爸爸妈妈洗脚拍照,家长成了摆拍“工具人”,只得发出“幸福来得太突然,又走得理所当然”的调侃。不少家长工作本身已经很是忙碌,但为了陪孩子走过场,仍须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这类作业。
比如,“费心费力”式。有的作业需要在线上完成,十分“烧脑”,需要家长努力做攻略一同参与才能完成,有时候令一些文化程度不高或不熟悉网络及手机操作的家长很为难;还有不少作业要求家长带娃在一线体验完成,于是出现了“城市里的桑叶被薅光”的现象,还有“养蜜蜂”“养鹌鹑”甚至“数一万粒米”等体验任务。多元的体验固然有利于孩子成长,但一些不甚合理的作业,也着实让家长们操碎了心。
做作业本是巩固教学成果,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提升能力的一个有力辅助,如果变成了家长担当主力的“战场”,就可能失去其意义和价值。当学生作业沦为“家长作业”,就会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家长们则苦于多头难分身,老师们也难以评估孩子的真实能力。相信,无论是布置作业的学校,还是完成作业的家长,初衷都不是如此。
二
为什么学生作业会沦为“家长作业”?或许存在这么几个“干扰项”。
技术依赖。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很多学校也将技术和科技手段用到了教学和家校沟通中。其中,少数学校过度依赖技术,强制学生家长下载各类手机应用,让家长和孩子应接不暇。一些作业量大题难,不仅需要学生在线上打卡、完成学习任务,还需要父母一同出马。而家长则需要通过家长群、校讯通等APP来保持和学校、老师之间的联系,并完成老师委托的一些家庭教育任务。这样一来,家长就不得不和各类作业绑定在一起。
事务牵绊。家长无奈,老师也有苦衷。考核、填表、开会、应用下载等任务成为了不少教师的“不可承受之重”,有的任务在暑期也停不下来。牵一发而动全身,连带着一同被卷进各项任务的是一个个家庭。当老师的精力和时间被各类非教学事务侵占,压力就会逐步传导,诸如批改作业等任务就转到了家长身上,而这些本身并不属于家庭作业的范畴。
比较心理。面对孩子们在学业上的激烈竞争,很多家长可能很难长久保持淡定,而是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帮助孩子在求学路上走得更顺一些。比如,作业做得出色出彩,就能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那还不怎么精彩怎么来;对家长群里的任务火速接龙,就显得配合学校工作更积极一些;孩子们主科课业都够辛苦了,其他的各种打卡就还是家长来吧……此类想法一出,一些学生作业就变了味。
三
如何平衡好家庭作业、学生成长、家长参与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少学校都在进行尝试,从理念到制度建立、落实等方面积极创新,这是很好的趋势。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有三个“点”可以着眼。
做点符合实际的。就像庄稼随四季节气生长,教育也应符合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学校和老师可以在作业设置上多用些心思,更好地匹配学生在某一年龄段的应有水平,尽量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比如在低年级用手绘图代替电脑PPT,用折纸手工替代动辄需要用上刀子的南瓜灯制作等,“年龄友好”才是硬道理。
推点机制创新的。教育需要建立一个学校、老师、家长可以良性互动的共育闭环。就作业而言,学校、老师需要平衡好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家长的参与度也应当适中。比如不少地方取消了平台上的强制打卡,一些还在文件中提出“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又如部分地方创新出台了作业“熔断”机制,前一天晚上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一定时间让孩子停止写作业,未完成的作业第二天也不用补做,等等。
听点真情实感的。对很多家长来说,适当地参与孩子的学业教育和作业,的确有助于增进对孩子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因此在家校沟通过程中,需要多多了解家长、学生、老师等各方的真情实感和需求。比如建立更加完善的意见反馈机制,从而提升学生和家长的能动性;把教师从过多的非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避免压力传导;探索形成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的跟风作业,等等。
从孩子成长成才的角度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本是应当的。而且爱子爱女心切是为人父母的本色,把孩子培养好、教育好是每一个家长打心底里的期盼。尤其在卷教育拼学历的气氛浸染下,家长们为了孩子都想去努努力、够一够。
应该把这一份爱从一些繁琐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精准用到更有价值、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节里。希望作业可以回归本质,能够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少一些烦恼,多几分获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