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领导干部应常怀平民心态

字体:
—2024—
08/27
09:15:05
2024-08-27 09:15:05 来源:浙江宣传

  “这个领导别看官儿不大,架子倒是很大”“这个领导哪像领导啊,一点架子都没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见类似评论。这些话也揭示出,有没有“架子”,无形中似乎成了群众评价领导干部的一个标准。

  其实,“架子”只是表象,反映的却是领导干部的内在修为和综合素养。“架子”很大,实质上是“官念”不正,没有搞清楚“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缺少了平民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他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对每一个领导干部而言,都应该以百姓心为心,要善于和群众打交道、做朋友,全心全意谋老百姓的事。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一

  党的领导干部源自群众、扎根群众,理应平等待人、公道处事。这种平民心态,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相反,缺乏平民心态的干部则多有以下几种表现:

  恃权而骄、高高在上。有的干部缺乏平常心,一味以官自居、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好摆“官架子”、耍“官派头”、讲“官排场”,时时处处渴望“鲜花和掌声”,还自诩为领导风范与气场。

  《中国纪检监察报》就曾点名批评某些干部的特权思想问题,如某县自然资源局原局长任职期间竟要求其他干部职工须等自己打完饭后才能用餐;某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原所长,更是把干警当“随从”,规定下属见到他的车就要敬礼……事实证明,那些自认“高人一等”的官员,很容易被权力迷惑,坠入深渊。

  唯我独尊、独断专行。有的干部用权任性,对社会实际漠不关心,对不同意见充耳不闻,常常拍脑袋做决策,留下一堆“烂摊子”。

  比如,任职期间以强硬工作作风出名的某市原市长,搞“家长制”“一言堂”,不顾民怨沸腾,大肆推行一些受到很多群众反对的工作;还有某县领导干部不顾“国家级贫困县”的实际,不重视和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反而大规模举债修建“形象工程”,导致负债率多年居全省第一……这些人将本应恪尽职守的“责任领地”视为私人“自留地”,肆意妄为,令人愤慨。

  脱离群众、漠视民生。还有的干部忘记了自己离开岗位、职位也是普通群众,对上毕恭毕敬,对下却是敷衍了事,对群众呼声爱答不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不愿深入一线,工作得过且过。讲话带“官腔”,办事带“官味”,长此以往,这种官僚作风就会像杂草一样滋生蔓延,使得干部的所作所为与民心背道而驰,甚至损害群众利益。

图片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丁义珍”式窗口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与日俱增,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无限放大。在这个沟通更加便捷的信息时代,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为何反倒越来越远了?

  特权思想作祟。有的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当官”为立身之本则往往心念繁杂,对权力和自身角色缺乏清醒认知,认为自己是拿国家“俸禄”的官员,滋生了“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不屑与群众交流,甚至将手中的权力视为奢侈享乐的资源、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从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后续开展工作困难重重、阻力巨大,最终难免出大事、栽跟头。

  群众意识淡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而爱摆“官架子”、目中无人,讲到底是没把老百姓当回事,根源在于这些领导干部动摇了“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淡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宗旨。不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对群众表达的利益诉求漠不关心,在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时就很可能脱离实际,引发群众的不满和抵制。

  被“捧杀”而不自知。在缺乏平民心态的领导干部中,也不排除少数是受“环境所迫”。他们时常被动身处“领导至上”的局部环境中,周围一些人或是投其所好、溜须拍马,或是唯恐服务不到位,过多、过细、过度地考虑和安排。比如,下基层调研随行人员一长溜、调研路途不能太遥远、领导休息用餐要讲排场……当他们被动成为看似“高高在上”的角色后,时间长了便习惯了被特殊对待的感觉,“架子”也就不知不觉地大了起来。

图片

反腐专题电视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截图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常怀平民心态,真正做到“心中有民”?

  放下“架子”。领导干部身上有了“官架子”,就会在无形中与群众拉开距离,导致群众不愿与其说心里话,自然访不了民情、察不出民意。只有放下“架子”,主动到群众中去,跟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时,就常常走村入户,同村民们拉家常,详细了解情况,让村民觉得特别亲切,毫无距离感。在基层,平易近人的领导干部有很多,比如“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善洲,任职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期间,几十年如一日,走遍村庄、踏遍山梁,和群众一起劳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

  端正“位子”。“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无论何时,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不能变,不忘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初心,自然也会多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平民心态和为民情怀。

  历来受人尊敬的领导干部,都是以公仆情怀和赤子之心加深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毛泽东曾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周恩来则将自己视作“人民的勤务员”;邓小平称自己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始终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一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也是赢得人民群众的根本所在。

  做出“样子”。要来的“鲜花”不香,求来的“掌声”不响,与其以“威望”自诩、以“领导”自居,不如踏踏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人,以德才服他人、以实绩显威信,自然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敬。

  比如,只有多向群众学习,集聚群众智慧,在田埂间、街巷里、网络上,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找准决策干事的风向标;多致力于自我提升,勇于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扛得起责任、经得起风雨、见得了世面;多做些利及长远、惠及子孙的务实之举,少做一些表面文章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心中有民”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放下身段,贴近群众,涵养平民心态,应是当代领导干部对“以百姓心为心”的深刻理解和实际践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