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没苦硬吃”,有没有必要

字体:
—2024—
08/26
14:48:43
2024-08-26 14:48:43 来源:浙江宣传

  暑期档已近尾声,电影《抓娃娃》作为一部探讨教育的片子,颇受市场欢迎,累计票房达30多亿元,领跑今年暑期档。

  电影中,富豪老爸自有一套“育儿经”,他认为“孩子不吃苦,成才不可能”。为此,他在孩子不记事时便启动穷养计划,将“没苦硬吃”的育儿策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优秀的影片一般是我们所处社会的媒介镜像。对于电影所呈现的“吃苦教育”,许多观众表示“有话要说”。他们纷纷下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家的“同款”事件,引发不少共鸣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反思:“没苦硬吃”,有没有必要?

《抓娃娃》海报 图源:微博@电影抓娃娃

  一

  对于“娃娃是抓还是放”的问题,不同代际间有着很不一样的观点。

  这种情况在近期走红的一段视频中有所体现。画面中,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坐在饭桌旁准备享用美食,旁边的奶奶带着些许自豪与期待说,我在家热死了都不开空调,我这么辛苦你感动吗?孩子回怼道,不感动,你只能感动你自己。

  可见,两代人对待“吃苦”的态度截然不同。其中折射出来的,是两代人对“吃苦”的认知存在差异。

  比如,何为吃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孩子成长在物质优渥的环境中,不曾为衣食起居而担忧,选择多、见识多,对于“苦”的定义与父母一代有所不同。在年轻一辈看来,40℃的天气不开空调却靠手摇扇子、出门能开私家车却非得徒步走一两公里去坐公交车等肉体上的“自虐”是“没苦硬吃”;而在父母眼里,没有学习或工作任务,依旧通宵熬夜,这样有觉不睡才是“自找苦吃”。

  此外,“苦”的程度难以量化,苦或不苦的判断因人而异。一位10岁男孩因为暑期不爱学习、排斥作业而被带到工地体验生活,父母原希望通过“吃苦”来激发他对学习的重视和动力,没想到孩子越干越起劲儿、越干越顺手,让父母哭笑不得。这类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时,注入了过多主观意愿而忽略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导致偏离预想的教育目标。

  再如,为何吃苦?父母一代大多在物质相对匮乏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深知生活艰辛,崇尚“先苦后甜”。因此,有的父母希望通过人为创造“困苦”的环境,让孩子“忆苦思甜”,更加懂得珍惜生活。而与父母一代不同,现在很多孩子过着比较富足的生活,觉得该享受时可以享受,没必要“没苦硬吃”。他们对于“吃苦”的理解更多集中在学业和心理压力上,反而更想通过物质满足来寻求慰藉,认为“吃苦”应当是有目的和有价值的,无谓的牺牲和忍耐没有必要。

 网友关于“没苦硬吃”的一些观点 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我们不能否定吃苦的意义。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面临何种环境,拥有承受挑战和苦难的坚韧与毅力,理应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一种宝贵品质。

  那么,我们到底该吃什么样的苦?

  真正的吃苦,不是徒增肌肤之痛。当前,虎妈鹰爸时有出现,或是将孩子送到“特训营”甚至工地进行“挫折教育”,或是让孩子在冰天雪地光着身子进行“耐寒”训练,希望用恶劣的环境锤炼孩子的意志。然而这种教育方式把“吃苦”理解为“饿其体肤”,不一定能真正达到磨练心性的目的,反而可能让孩子变得自卑、忧郁、恐惧等。有意义的吃苦,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经历一些恶劣天气、流一些汗水,而是要“苦其心志”,让孩子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坚强。

  真正的吃苦,不是被动“无效吃苦”。被动的“无效吃苦”源于外界的压力和期望,而非内心的驱动。比如,孩子可能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各种兴趣班,却从未真正发现兴趣所在。这种被动吃苦,看似努力,却无法带来实质性的成长。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主动的“有效吃苦”,比如因醉心于科技竞赛而通宵达旦,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尝试和修正,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和自然,等等。吃这些苦,靠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技能的追求和对梦想的执着。有网友分享的自身经历中,既有学生时代默默忍受与坚持不懈的故事,也有步入社会后勤奋努力与自我约束的点滴,但无论哪种,都是主动直面现实挫折、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真正的吃苦,不是盲目“自讨苦吃”。苦本身并没有正向价值。如何面对苦,在困境中磨砺出自制力、抗压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吃糠咽菜、挨饿卖惨,类似的“自讨苦吃”大概只会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有研究显示,早年吃苦对大脑发育和个人行为可能有不利影响。有些热衷给孩子“找苦吃”的家长,自认为是用心良苦“为你好”,但孩子却觉得“别为我好,请为我叫好”。“良苦用心”需要“走心”,“以爱为名”也要考虑被爱者的感受。洞察需求、倾听内心,远比盲目让孩子“吃苦”更重要。

  

  事实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话语,本义是要告诫世人成功不会轻易求得。但不少人会错了意,使“吃苦教育”走向极端。那么,该如何避免“没苦硬吃”式的教育呢?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每个孩子都是拥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父母如果将自己的期望和经历强加于他们,或者一味通过“诉苦”强求孩子的感激,可能会适得其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通过倾听、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自发地学会感恩和珍惜,效果也许会更好。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儿子舒乙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建立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互动关系,从而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人格。舒乙写道,在他十五岁时,“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

  吃苦光荣,享受也不可耻。苦难本不值得歌颂,磨砺意志更多时候是因为困难无法躲开。作为家长,转变“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观念,从“没苦硬吃”走向“因为父母淋过雨,不妨给孩子撑把伞”,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踏实努力、追求梦想,其实更会引起Z世代的共鸣和认同。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日常和过往经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在心平气和的沟通中,父母和孩子可以知道各自的困惑与难处,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培养能力,更关注心理健康。在教育的过程中,平衡吃苦与心理健康是一项重要任务。除了要避免“没苦硬吃”的教育弊端,更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理、社交和认知等多方面的成长,也要警惕对孩子过度溺爱和保护的“蜜罐式”教育,这中间的尺寸拿捏需要下大功夫。比如,平时可以设置合理适度的挑战,像带领孩子参加远足、露营、游泳等户外活动或团队运动,来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好的教育一定是有温度的,正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暑期档已近尾声,电影《抓娃娃》作为一部探讨教育的片子,颇受市场欢迎,累计票房达30多亿元,领跑今年暑期档。电影中,富豪老爸自有一套“育儿经”,他认为“孩子不吃苦,成才不可能”。为此,他在孩子不记事时便启动穷养计划,将“没苦硬吃”的育儿策略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