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你的收藏夹在“吃灰”吗

字体:
—2024—
09/11
09:03:24
2024-09-11 09:03:24 来源: 浙江宣传

  你是否也曾有这样的经历:上网冲浪时,一旦刷到那些看似颇有价值的教程,便毫不犹豫地点击收藏,然而再次打开的几率微乎其微;手机相册里照片上万张,甚至有不少图片场景重复,但左看右看哪一张都舍不得删除……这些症状被网友们戏称为“数字囤积症”。

  某社交平台“我好像有‘数字囤积症’”话题后有上百位网友跟帖,有人说“囤的都是有价值的数字资料,随时取用,反正空间够用”;也有人表示,“收藏了也不等于看过,这根本没意义”。

  那么,“数字囤积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呢?

图片

网友分享关于数字囤积的感受 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一

  数字囤积,指的是人们过度收集,难以割舍地留存资料、图片、视频等各类数字物品的行为。

  从堆积如山的工作文档,到不经意间随手保存的各类网页文章;从数量惊人的生活照片,到琳琅满目的视频资源,我们的电子设备被“塞”得满满当当,以致经常弹出“内存不足,请及时清理”的提示。

  学生和打工族往往很容易“中枪”,他们习惯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中频繁地进行数字囤积。他们的收藏夹中,美容护肤、家居用品、数码产品等“安利帖”和语言学习、考试攻略、专业技能提升等“攻略帖”是高频囤积物。

  曾有朋友向笔者展示他的浏览器收藏夹,诸如“赶紧码住!家里运动只要这三个动作”的视频铺满了一整个电脑屏幕。他表示这些一般都是打开了想看却没看完,粗粗浏览后便收藏了之的帖子。但随着时间流逝,那些“走过路过不愿错过”的信息早被抛之脑后,最终只能默默“吃灰”。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在不经意间保存了数量众多且没有必要的重复内容。比如,有人可能在不同文件夹中备份了同一份工作文档的不同版本,又或者在多个云盘里存储了相同的照片集。这不仅增加了信息搜索的成本,还会让人在查找过程中感到精神疲惫。想象一下,在一个杂乱无章且爆满的数字仓库中寻找一件特定物品,这颇有大海捞针的感觉。

  而一味地做知识的“搬运工”“储存工”,只是让人产生了“收藏即拥有”的错觉。倘若信息不曾被物尽其用,其价值便无从发挥,收藏也就失去了意义。当“随手码住”的满足感变为“难以消化”的恐慌感时,人们往往就容易陷入一种虚无。

  二

  不禁想问,“数字囤积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既有外部环境影响,也有主观因素驱动。

  就外部环境来看,可供我们学习、参考的信息数量繁多,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数字时代信息齿轮高速运转,庞杂的知识扑面而来,“热搜”“焦点”将我们包围,令人不自觉地身陷信息洪流中。

  打开社交软件动动手指,随时都能刷到新视频;社会、娱乐、财经等各个领域,总有专家学者不断总结出新趋势。源源不断的信息促使我们持续摄入、持续输出,而当部分内容一时半会没有时间去及时消化,标注、收藏自然就成为“标准动作”。

  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出一片片“数字云”,为数字囤积提供了载体。随着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内存逐代拓展、云存储技术不断优化,建档保存数字内容的技术难度和时空成本也大大降低。有人将手机容量从128G、256G扩张至1TB,以满足囤积“胃口”;也有人购买“备用机”、订阅网盘的超级会员,来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备份。

  往内部看,数字囤积行为更多源自一种追求进步的自我驱动意识。现代人常常会不自觉产生一种“错失焦虑”,处于对信息的警觉状态,生怕遗漏了啥重要的,因而不断进行搜集、存储,试图从中获得掌控感、安全感。

  无论是将工作文件归类存档到不同存储设备中,还是将感兴趣的电子书籍加入书架,抑或是“一键三连”省钱技巧、旅行攻略、健身教程等,这些数字内容都被囤积者赋予了特定的学习价值。于是,我们忍不住给自己“画饼”,等着考完试、过了年、换掉这份工作后,就打开收藏夹来翻阅学习,进行自我提升。

  此外,情感依恋也会导致囤积物的断舍离困难。比如亲友间的照片、社交平台的聊天记录、备忘录中的碎碎念……这些零零碎碎的数字痕迹,编织出囤积者满满当当的人生回忆。当数字囤积物被赋予使用价值之外的情感价值,即便它们已被反复保存多次,或是暂时并不需要,多数人仍然会表现出不舍删除的心态。

  三

  作为一种应对信息过载的办法,通过“以备不时之需”来寻求安心,这无可厚非。但信息的过度积累并不总是有益的,其实有时候囤积越多、运载负荷越重,焦虑反而可能愈盛。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让电子信息不“积压”、不“吃灰”?笔者想到了三句话:

  学会“计划”。可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地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进行主动查找,比如,按照学习节奏筛选出真正有用且符合个人需求的内容。同时,为自己设定好学习计划。与其等待遥遥无期的“到时候”,不如给假设定上一个时限“闹铃”,“未来可能有用的东西”就更有可能转化为“真正有用的东西”。

  懂得“极简”。囤积本身并不是负面行为,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并利用我们收集的信息,有序的信息有利于促进有序的思考,可利用书签、标记等功能,给囤积的信息建立分类分级,方便快速查找。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清理,给收藏夹“减减负”。越来越多网友意识到过度囤积的无意义,开始奉行“数字极简主义”。比如,在拥有5万多成员的豆瓣小组“收藏夹不吃灰”中,就有不少分享整理收藏夹、删除重复照片、卸载不用的APP、取关不看的公众号等“吹灰”经验的帖子。

  重视“消化”。避免“内存满满,脑袋空空”的关键就在于消化和吸收信息,通过总结和反思将所学内化,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信息体系和思维模式。这样,因害怕知识消失而被迫囤积的焦虑感自然不复存在。

  解决信息焦虑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和方式。不论是数字囤积还是数字“断舍离”,底层逻辑一致:平衡自身工作生活与外在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做信息的主人,它们才能更好地成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助力而非负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