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千岛之城如何“御风”

字体:
—2024—
09/16
12:10:16
2024-09-16 12:10:16 来源:浙江宣传

  这些天,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气势汹汹,浙江各地严阵以待。9月15日,“舟山上演‘万人大撤离’”冲上了热搜。

  历史上的浙江向来多台风,气象学界公认的关于我国台风最早的记录,就在晋太元十七年的浙江。而身处杭州湾外缘的舟山更是长期饱受台风侵袭,1954—2023年,影响舟山的台风共298个,年均4.3个。

  台风为何如此“偏爱”舟山?深受台风袭扰的舟山又流传着怎样的“御风”往事?

  

  舟山,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千岛之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自古以来便与台风结有不解之缘。

  舟山历史上有关台风的明确记载可追溯至宋代。明清以后,关于舟山受台风影响的记载明显增加,如嘉靖年间的《舟山志》就有“四十二年,秋,七月,龙风大作,挟潮而至,禾稻一空”“四十三年,六月中,风雨甚暴,河渠桥梁悉塌合围”等记录。

  台风何以成为舟山长期挥之不去的“梦魇”?

  从外因看,浙东沿海是台风行进的必经之路。夏秋时节,因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推动,西太平洋上孕育的台风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沿着季风的气流轨迹逐步向西北方向逼近,使得整个浙东沿海都处于风暴圈的笼罩之下。尤其是舟山,作为浙东沿海唯一一个深入西太平洋的群岛型港口城市,难逃与海上台风“正面交锋”的宿命。

  从内因分析,缺乏阻挡也使台风能够“丝滑”进入舟山境内。作为“千岛之城”的舟山,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线蜿蜒曲折,河口港湾众多,再加上岛内缺乏可以阻挡台风前行的高大山脉,多重因素使得台风在侵袭时能够毫无阻碍地“直捣黄龙”,横冲直撞地在各个岛屿间肆虐。

  此外,舟山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使其对台风尤为敏感。舟山人世代以海为家,捕鱼航运是当地老百姓主要的生存之道。“靠海吃海,天命难违”,每一场台风的降临都是一次严峻考验,轻者,扰乱渔农业生产,造成减产;重者,摧毁渔船、吞噬生命,留下一片狼藉。即便是未直接登陆的台风,其外围的强劲风力和汹涌波涛也极可能对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沉重打击。

 2015年7月10日,强台风“灿鸿”袭击舟山,朱家尖东沙废弃的钢结构作业平台在巨浪中漂浮

  

  对舟山而言,“防台”二字的重量,远非文字所能承载。千百年来,面对台风的一次次无情侵袭,舟山人凭着骨子里不屈的韧劲与拼劲,顶风而上,孜孜不倦地探寻着防台御风之策。

  首先是筑塘强基,守住门户。从古至今,海塘向来是沿海地区抵御高潮位推力、阻挡强风浪冲击的第一道防线。据《舟山志》记载,舟山的人工建塘始于北宋年间,至明代已建成海塘36条,而后因海禁逐渐废弛,至清康熙年间得以展复。彼时的定海知县缪燧被当地百姓称为“筑塘老爷”,他在任期间兴修了海塘,常常与民工同吃同住。百姓感念其精神,将他参与修筑的大展塘称为“缪公塘”。

 缪燧纪念馆内还原了当年缪燧与民众共同修建“缪公塘”的场景

  除了官方出资,舟山当地还有不少民众自发修建的海塘,如清嘉庆年间修筑的虎斗塘、道光年间修筑的南浦塘等。当地百姓还在海塘周边种起一排排柳树,用以提升抵御风浪的效果。

  其次是洞悉先机,加强预测。在一次次和台风的“较劲”中,人们发现,仅凭海塘的“铜墙铁壁”硬抗台风仍显不足,更需辅以预测,方能未雨绸缪。但自然之力深邃莫测,靠着老渔民口耳相传的独家经验,面对台风难免“失算”。

  直至1936年,在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倡导下,舟山建立了当时国内海岛地区“独此一家”的定海测候所,从上海测候所引进了一批精密气象仪器,大大提高了对台风等极端天气预测的准确度。

  新中国成立后,原来的测候所被技术更先进的气象台站代替,主要海岛都建起了“百叶箱”气象观测站。气象雷达技术的全面应用,为海岛民众提供更为精准的台风预报信息,台风预测逐渐步入科学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然后是广泛动员,共御灾患。掌握了台风动向,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有的放矢地开展防御。区别于此前“民众自发抗台、政府灾后救赈”的固有套路,新中国成立后,一套涵盖灾前预警动员、灾中紧急救援、灾后全面重建的防御体系逐渐成型,把海岛的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抵御住了一次次台风的考验。

  老一辈舟山人至今对1956年的“八一大台风”记忆犹新,这是彼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强台风,它如猛兽般在象山(当时隶属于舟山专区)登陆,汹涌的海潮冲垮了海堤,吞噬了整个南庄平原,对舟山全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为了抵御这场超强台风,仅舟山一地,就有近千名干部群众参与抗灾救险,时任抗台前线总指挥的韩桂秋等50名党员干部在救助群众时被洪流吞噬,壮烈牺牲;人民解放军驻舟部队也驾驶登陆舰穿越狂风暴雨,军民合力,在汹涌波涛中救下遇险群众数千人;全省各地的百余人医疗防疫队、建筑从业人员跨越山海而来,参与灾区消杀和灾后重建,其中有不少还是来自同受台风侵袭的甬台温等地,“因为淋过雨,所以更想为你撑把伞”的朴素情感在危难关头得到了生动表达。

 2023年8月4日,受台风“卡努”影响,舟山部分岛际交通停航后,直升机将衢山岛一伤者紧急安全送往舟山医院救治

  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实用管用的“一三四”防台宝典。“一”即“一个目标”,“不死人、少伤人”,“三”即“三个不怕”,“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四”即“四个宁可”,“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宁可信其来,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浙江从此确立了“以人为本”的防台理念、“生命至上”的防台宗旨。这为舟山等台风频发之地的防台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极大地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比如,“城防”如何坚如磐石?台风过境“过江千尺浪”,仅凭临时抱佛脚式的“人在堤在”终非长久之计。功夫还需下在平时。浙江将兴修水利视作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善举。20年来,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加固海塘、疏通水利的脚步从未停歇。“千库保安”“强塘固房”“五水共治”在之江大地遍地开花。

  以舟山定海为例,中心城区被五座山体围绕,以前一到台风天总免不了“被淹”的宿命。五山水利工程应运而生。拦导山体来水、调蓄洪水入库、修建城区强排泵站……自此,城区易涝点居民告别被淹的窘境,曾经用来舀“受淹水”的锅碗瓢盆也失去了用场。

 五山水利“西调”工程

  比如,“智防”如何与时俱进?防台御风,既要“早”字当先,也需追求“精准”之道,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强力赋能。尤其是随着“数字浙江”建设不断深入,20年来,数字化、信息化成为浙江气象科技变革的新动能。

  处于防台一线的舟山将智能水位监测、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及5G云广播等高科技深度融合,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智能防护网。比如,台风天最令人忧心的,除了岛上的居民,还有尚在海上作业的船舶。海上精密智控系统就如同“火眼金睛”,实时跟踪船舶回港情况,让这些在台风中稍不管控到位就会脱缰的“野马”有序回港避风,也为20年来海上作业人员的零伤亡再上一道“保险”。

  再如,“人防”如何万无一失?抛却了“天灾面前,伤亡无可避免”的悲观论调,浙江将“生命至上”摆在了抢险救灾的最突出位置,“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防台的主流。20年来,全省上下建立了海陆空一体的应急救援网络,在台风天开展数以万计群众的大转移行动成为了常态,也让台风中的人员伤亡愈加成了“稀罕事”。

  以舟山为例,每当强台风逼近,从孤悬于海的偏远岛屿至浩瀚无垠的渔场深处,应急救援力量始终严阵以待。不管是“麦莎”侵袭时成功救助数十名在舟山海域遇险的船员,还是“烟花”肆虐时沪甬舟多地接力开辟海上“生命通道”救治病患,抑或是“梅花”逼近时将鱼山岛上滞留的万余名建设者有序转移至本岛,一幕幕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动人场景不断上演。

  台风防御,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征途,唯有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持续探索、不懈努力,方能筑就更坚固的防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