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你是职场“老黄牛”吗

字体:
—2024—
09/28
14:09:27
2024-09-28 14:09:27 来源:浙江宣传

  职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未必光环耀眼,但工作尽职尽责、踏实苦干;不一定有太大抱负,却并不碌碌无为、甘于平庸,而且常常承担着兜底性工作。人们一般称他们为职场“老黄牛”。

  对于“老黄牛”,社会上不乏一些“意味深长”的说法。比如,有的是调侃,“这可是我们公司的‘劳模’,咱可学不来”;有的是讽刺,“你这‘老黄牛’,就差在公司安个家了”;有的是抱怨,“也太卷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本应备受尊重的职场“老黄牛”,却不时被看低,甚至遭到挖苦讽刺,这不免引人深思。

  一

  网上有个段子:西天取经路上,如果要在徒弟中裁员一人,唐僧会选择谁?很多人认为会是沙僧,他不像悟空身怀绝技,是当之无愧的“C位”;也不像八戒那般机灵圆滑,总能活跃气氛;甚至不像白龙马,作为坐骑是唐僧的“刚需”。沙僧就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网上关于“老黄牛”的话题,总能触动很多人。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就是“老黄牛”,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天道酬勤”,希望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以获取一份报酬、一个实现价值的机会,但现实比较骨感,付出总是打了水漂。还有一部分人宛如看穿了一切,觉得“老黄牛”不懂人情世故,认为“老黄牛”自己有许多需要反思之处。

  认为他们只会埋头干事,做重复劳动。“老黄牛”相对更专注于眼前任务,像啄木鸟一样“笃笃笃”,日复一日地闷头苦干、辛勤劳作。然而,一心耕耘脚下土地的他们,有时却被认为只会做简单重复的工作,视野不够开阔、眼光不够长远、情商不够高,每天忙得团团转。

  认为他们行事过于呆板,不懂得变通。一提到“老黄牛”,可能有人会将其与“冒傻气”“总吃亏”联系在一起。“老黄牛”往往承担着相对繁重的任务,加班加点,却鲜有怨言,也不善于为自己争取利益。部分时候,还会被评价为“不懂会叫的孩子有奶吃”“不知灵活使用职场规则”。

  认为他们工作太拼太卷,没多大必要。“老黄牛”对待一项工作,有时会花更长的时间、研究得更深,为了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更具耐心和韧性。但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拼命三郎”“拼命三娘”让人不解,更有甚者会质疑,“这么卷不就是想在老板面前多表现一下吗?”

  二

  事实上,“老黄牛”只是可能不善于表达、不懂得表现,更希望以实打实的奋斗换取认可。一个单位的发展、一项事业的进步,不能没有“老黄牛”。那么,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不少否定、嘲讽“老黄牛”的声音?

  比如,心里有把“得失算盘”,盘算付出和回报。职场“老黄牛”更愿意走长期主义路线,偏向于以持续的输出和积累获取回报。但如今“效率至上”“收益至上”已在不少人心中成为准则,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单位不良的用人导向依然存在。少数人为实现“一夜暴富”,不惜“抄近道”“走捷径”,他们无法认同“老黄牛”对劳动的热爱与执着,认为这样工作投资回报率太低,甚至对此加以鄙视。

  又如,身心经历“劳动倦怠”,扛着疲惫和压力。快速发展的社会如高速运转的机器一般,让不少人感慨“压力山大”。所谓“劳动倦怠”,就是“打工人”在工作重压下产生了疲倦状态,它并非简单的身体疲劳,更多是心理上的疲惫和对工作热情的丧失。但由于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人们又不得不“负重前行”。于是有网友自嘲,“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赢”。当劳动的意义感、价值感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部分人开始质疑“老黄牛”式工作“到底为了啥”,也有人认为勤恳劳动的同事“太卷”“不值得”。

  再如,周边环绕“职场厚黑”,受到渗透和误导。打开网络平台,“职场上最常见的7种厚黑手段”“12条职场潜规则你不得不懂”等视频和帖子,教人如何避免成为“老黄牛”、如何在职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一些将“老黄牛”贬低为“愚笨”“没本事”的论调形成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得少数网友盲目跟从。

  三

  嘲讽职场“老黄牛”是一个错误的信号。无论何时,勤勉踏实的“老黄牛”都不应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我们不该质疑他们的价值、看轻他们的努力,而应尊重其劳动,崇尚其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

  社会少不了“拓荒牛”,也少不了“老黄牛”。干事创业需要锐意创新的“拓荒牛”,也需要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两者是互为补充、互相加持的关系。“拓荒牛”开拓创新需要“老黄牛”的踏实勤奋作为支撑,否则天马行空的创意就难以落地;勤干苦干的“老黄牛”也需要“拓荒牛”来加以引领,否则就有陷入僵化守旧的可能。每个人可以有适合自己的“职场生存法则”,但每个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一个社会,应当提倡劳动、致敬劳动,让更多人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凝聚更多人投身改革发展的事业。日前,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提供精神动力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崇尚劳模榜样;弘扬劳动精神,焕发劳动热情;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老黄牛”不应被埋没,辛勤值得被看见。有网友说,哪个“老黄牛”不想成为“名牛”呢?然而,只有等到了“慧眼识良牛”的伯乐才能绽放光彩,但机会并不多。其实,很多“老黄牛”不一定会在乎外在的名气和一时的得失,而更在乎是否做好了本职工作,是否创造了社会价值。但是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让“老黄牛”不被埋没,让他们的辛勤付出被更多人看见和认可,则关乎导向,关乎单位的风气、队伍的建设和事业的传承。

  比如说,用人单位是否可以给“老黄牛”打造更多展示平台、提升平台,让该发光的金子发光,是否可以探索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拥有不同才能不同志趣的人都可以拥有职业成就感获得感?相关部门是否可以深化劳动模范的选树工作,让选树对象更多向扎根一线、执着专注的职工倾斜,让勤勉奋斗受到尊崇、蔚然成风。

  把尊重劳动落到实处,鼓励更多“老黄牛”。一些人嘲讽“老黄牛”,究其根本,不是他们不知道“老黄牛”的价值,而是他们觉得付出的劳动难以得到应有的反馈,于是不愿意脚踏实地、辛勤工作。比如,有的单位经常说“能者多劳”,最后“能者”只有干不完的脏活累活,却没有收获,在评优、选拔等方面被忽视了,这样只会让“老黄牛”寒心,让更多人不愿意劳动。

  要想改变这样一种现状,就需要全社会真正把尊重劳动落到实处,让劳动者有与之付出相匹配的回报,使“老黄牛”有为又有位、有德又有得。正如《决定》所指出的,要畅通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渠道,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创造价值、铸就未来,人类日复一日劳动创造,就是为了让今天比昨天更好,让未来比过去更好。“老黄牛”的勤恳坚守,是对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正是无数“老黄牛”的耕耘,才让社会的发展进步充盈着不绝的动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