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杏花春雨到荷叶田田,从暗香满城到玉树琼枝,四季流转,一晃又是一年。或不舍、或期盼,抑或是遗憾,无论带着何种心情,我们终将挥别2024。
关于时间,孔子慨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杜牧诗说“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博尔赫斯沉思“时间是带走我的河流”。秒针滴答,究竟是我们穿过了时间,还是时间穿过了我们?
图源:视觉中国
一
纵观古今中外,浩浩汤汤的时间之河淘洗每个人的爱恨情仇,沉淀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时间是人为的刻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的出现让这条河流的“流速”得以拥有准确的度量。在与自然的“耳鬓厮磨”中,人们掌握了时间流转的规律,“凡四时成岁,岁有春夏秋冬”,创造出滴漏、日晷、钟表等计时工具。于是,播种丰收、行住坐卧等都有时序可依,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间习俗则有了章法可循,历史也在广袤大地上一点点“生长”起来。
穿越古今,《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史书巨著历久弥新,时间是重要的“牵引”;《百年孤独》《星际穿越》《追忆似水年华》《时光倒流七十年》等文艺作品令人心动神驰,乃至《时间简史》《三体》销量经久不衰,是时间为我们打开想象空间。
我们赋予时间以意义。人生一世,各有轨迹和怀抱。李白喟叹“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陶渊明醉心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说年华易老,蒋捷写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道青春离散,刘过吟诵“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论勤学上进,《颜氏家训》劝诫“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时间并无固定形态,我们如何感受它,它便如何存在。它有时过得很快。刚和家人团聚完,掰着手指数一数,又要踏上离家的路途;从前好像无所不能的父母,也开始脚步慢了、头发白了;孩子仿佛昨日还在咿呀学语,一转眼便已长大成人。但时间有时又过得很慢。等待相逢的每分每秒都让人望眼欲穿;年幼时总盼着时间能快一点,好早些长大;从摞得高高的书堆里望向窗外时、深夜加完班在出租车上假寐时,总会想“能不能坐上时光机,去看看未来会不会更好”。
“时间慢吞吞地疾驰而过”。当屏幕上的年份标识即将跳转,我们总不免慨叹“又是一年”。这一年,有人搏风打浪,也有人淹没于洪流,甚至来不及告别。但无论如何,时间走,你我也走,谁也没有停留。
黄河暮色 图源:视觉中国
二
置身时间之河,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水波不兴,不管有所得于岁时,或者有所失于春秋,终其一生,我们始终在“过河”。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道:“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细细想来,你我的人生其实也有这样的诗情画意:想成就一番大业也好,想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寻常中安放身心也罢,都可以说是“寻梦”;而作为“平凡的大多数”,很多人唯有自己撑起一支“长篙”;可即便如此,你依然在为更好的生活而奔波,始终朝着“青草更青处”的方向;“漫溯”实则是一种理想状态,河流尽头的目标是确定的,可行舟的轨迹又是随心的。
若追问“过河”的意义与方式,是踏浪逐梦还是随波逐流?是分秒必争还是徐徐图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梵高一生穷困,物质的匮乏却未能束缚他追求艺术的灵魂;摩西奶奶70多岁才拿起画笔,却一直画到了百余岁;而更多平凡如你我的人生,也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努力伸展。只要始终“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那便没有偏离航向。
记住河流的“源头”。渡河的方向固然重要,它决定着我们去向何方;但也要记住河流的“源头”,它提醒着我们为何而出发。记住它,精神就寻得了原点,内心就有了穿越迷雾的定力。比如,叶嘉莹历经风雨浮沉,一生专注于诗词传承一件事,坚信“只要人心不死,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就不会灭亡”,滋润了无数心田。
《云边有个小卖部》则写道:“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我们习惯用故乡审视过往,用他乡定焦未来。即便我们翻山越岭,于疲惫之时,念及故乡故人,也总能汲取再次出发的能量。
蹚过时间的河,其间浪潮翻涌,暗礁潜藏,自是难免。或有同行者相伴左右,温暖一程;或有人中途转身,渐行渐远。这些生命体验都会内化为我们的精神宝藏,最终凝练为一句:“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故宫内,古代计时的日晷 图源:“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三
“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每次新旧更替,都是一场向着时间纵深之处的跨越。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而我们又该如何蹚过时间的河?
人生海海,且“摸着石头过河”。时间易变且易逝,它是一弹指,是一叶落,是一转身……再精密的计划,也抵御不了变化的迅即;他人的经验再丰富,也无法代替自己去体验。“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水深水浅,要自己下水一探究竟。加缪则说:“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几万年前,人类祖先踏出山洞之时,心中或许也恐慌不已,这一步,到底是陷入了危险还是开启了新世界,没有人知道答案。无论英雄凡夫,不断走出“舒适区”,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向着星辰大海进发,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拼劲,我们又何惧风浪?
做长期主义者,让涓滴成河。一个人的时间观,与其格局气度息息相关。看得更远,才能走得更远。所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李白《将进酒》开篇即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长到一生,短则刹那,只要合理规划,锚定目标,每个人都可以做时间的朋友。
时间蕴含复利效应,是谓“久久为功”。如果沉湎于当下的一得一失,就容易看不见前方开阔的航道。我们不妨少计较短期得失,把时间看作一个关键变量,实现自我成长。当然,追求长期主义,并非对短期目标弃如敝屣。“敢进窄门,敢走远路”,终可穿越时间,用漫长的量变赢得未来的质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而“我就是河流”。有意义的人生,比的不是河流的长度,而是深度与宽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万古江河”。以有限之身,如何过无涯时间之河?小到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回答接力“过河”的命题。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从一位禅僧开凿,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历经千年才形成艺术瑰宝。百年党史印证“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坚定走自己的路,努力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从个体的浪花朵朵,到时代的潮声阵阵,我们共同蹚过时间的河。再过两天,2025年就要到来。让我们依然心怀热爱、不舍昼夜,奔赴下一场山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