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7年浙江省两会 > 特别策划 > 热聚焦 冷思考 正文

热聚焦 冷思考

发力供给侧|补短板,得向自己“叫板”

2017-01-19 09:43:4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李鹏

  浙江在线1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李鹏)“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去年,我省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努力补齐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改革落地等制约经济民生发展的六大短板。

  这场和自己“叫板”的攻坚战,进展和成效如何?代表委员们通过目及耳闻、思考讨论,由衷赞叹:浙江正以“工匠精神”补齐块块短板。

  精准施策补短板

  从去年初全省第十一次县委书记“夜考”释放补短板信号,到去年5月省委出台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制约经济民生的六大短板逐渐清晰,引起人们关注。

  找得准,是否意味补得准?省人大代表、浙江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以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家研发信息软件的高新企业“掌门人”,曾面临人才捉襟见肘的困境,他说:“嘉兴本土专业人才少,毗邻沪杭,外来人才又很难留住。”

  去年,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创智”和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20名专业人才,同时和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嘉兴被列入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后的探索,也是当地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用”有机结合的创新尝试。刘健代表说,对标我省提出的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嘉兴牢牢抓住了人才这个关键词。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刘健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提升战略定位、建设创新型大学等目标,是为了积极培育人才,为科技创新蓄力,将有效补齐科技创新短板。

  补短板得“对症下药”,找得准才能补得准。省政协委员、常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林木青,习惯用自己熟悉的“术语”解释补准短板的重要性。

  她说,“双下沉,两提升”这几年,基层医院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得到提升。去年,基层医院以需求为导向,与上级医院对接,开展预约式诊疗,以常见病、突发病为重点进行协作,让优质医疗资源得到精准匹配,发挥出了更大效用。

  林木青委员认为,补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短板,一定要精准有力,因为它直接关系民生事业。让她欣喜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有关深化医疗机制改革,正是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发力。

  拉高标杆补短板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要让木桶装下更多的民生福祉之“水”,势必要拉长这块短板,要求“补桶者”把目光放得更远。

  省两会期间,记者偶遇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所长吕晓男,和他聊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短板,他却讲起了丁磊养猪,“一头猪卖10万元,低收入农户也可以有这样的‘小目标’”。

  经常参加省政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过去一年,吕晓男委员的足迹遍及浙江偏远山区,看到了各地政府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努力。在缙云,政府为农民搭建“创客”平台,掀起了一股“两创”热潮;在磐安、龙游等地,光伏小康工程一年可为低收入农户增加4000元左右收入。

  这是发生在基层的拉高标杆、补齐短板的一个个生动实践,吕晓男委员为此欣喜不已:“各地开展低收入农户帮扶工程,也要拉高标杆、精准施策,使他们达到增收致富的新高度。”事实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一个路径: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档案,着力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浙江,即使偏远山村的农民,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着深刻感悟。省人大代表、丽水市缙云县笕川村党支部书记施颂勤说,曾经脏乱差的笕川村经过拆违治水,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而且500多亩“美丽花海”带动山村生态旅游,也打开了农户增收致富的大门。施颂勤代表说:“美丽乡村建设,既补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短板,又为农民创富带来机遇,一举两得。”

  拉高标杆,既要在工作中树立高标准,更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施颂勤代表表示:“村民对环境宜居、收入增长满意,这就是我们补齐短板的最高境界。”当然,追求高品质不能一蹴而就,得像“工匠”那样静得下心、沉得住气。

  完善机制补短板

  “传统木桶论本身也有‘短板’。”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说:如果木桶的底板漏了,短板补得再高也盛不了水。

  以补齐改革落地短板为例,范柏乃委员认为,要让改革落地生根,必须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兜底。改革前制定出清晰时间表、路线图,按时有序推进;改革进程中,发现配套环节未跟上或改革方案顶层设计不尽完善,而影响改革受益度的,及时调查研究,查漏补缺。尤其在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要建立改革督查反馈机制,科学把握改革进程,确保改革不是一阵风、不玩花架子。

  去年,我省全面启动改革满意度评估,力求通过对各市改革工作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强化改革责任落实。同年,我省出台《关于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若干意见》,实行改革容错免责,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范柏乃委员认为,这些都是补齐改革落地短板的有益尝试,必将推进我省各项改革举措落地。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过激流、涉险滩”的勇气。范柏乃委员建议,将改革实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对不想改、不敢改的启动责任追究,同时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吸引公众参与、评价改革。

  省人大代表、温州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助于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凝成合力。过去一年,各地补齐交通短板非常“给力”,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各地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包括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杭丽温高速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动工,2016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25%。

  精准、高标、牢固,这三个蕴含着“工匠精神”的关键词,是代表委员们给出的评语,也是浙江补齐六大短板的姿态。

标签:补短板;供给侧 编辑: 周舸
+more

精彩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