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鸿铭。梁臻 摄
浙江在线3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蓝震)去年9月,G20杭州峰会,杭州用它的独特韵味,惊艳了全世界。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G20杭州峰会: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G20杭州峰会后,“天下从此重杭州”。
昨天上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小组讨论时,原杭州市市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鸿铭在会上建议,希望国家早日批准杭州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
“在世界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浙江、杭州的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像杭州的经济发展,始终走在一个健康的轨道上。”张鸿铭说。
刚刚过去的2016年,杭州向世界展现了令人动容的光荣与梦想。年初,杭州晒出了一份星光熠熠的全年经济发展成绩单——
杭州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8和2.0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的有力驱动,信息经济的强势引领,先进制造业的牢固支撑,供给侧改革的扎实推进,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外贸出口的逆势上扬,共同汇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动能,使杭州经济继续稳居国内城市第一方阵。
继2015年正式跻身GDP“万亿俱乐部”之后,杭州经济在2016年又实现了新的跨越。产业结构整体跃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768.2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2%,超过发达国家60%的标准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0%。这也意味着,杭州已然进阶成为“服务业主导型”城市。
这份成绩单,也确保了杭州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超过广州。
“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极大提高了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峰会的红利效应不断显现。”张鸿铭说,峰会前后的杭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变美了,经济发展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更足了,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目标也更明确了。
为此,张鸿铭在会上建议,“希望国家早日批准杭州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
他认为,杭州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具备条件,无论经济发展总量、速度、质量,还是科技创新活跃程度、城市人口,杭州这个特大型城市均符合条件。另外,杭州要建立亚太枢纽城市,目前国际航班数量也符合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五大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和12月,成都和武汉、郑州也分别入选。
在前不久闭幕的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都市区带动战略,支持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四大都市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引领作用”。
新闻+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在2005年提出。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
2007年,由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2010年,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8座城市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杭州如何规划未来
今年年初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都市区带动战略,支持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四大都市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引领作用。”
更多的战略规划正在杭州落地。
新年伊始,杭州就集中开工了6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057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31.1亿元。
目前,杭海城际铁路、杭绍城际铁路、杭宁高速公路湖州段改扩建以及杭州绕城西复线等工程都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将于“十三五”期间完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杭州还将于“十三五”期间着力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
根据规划,杭州将致力发挥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等知名校企的主引擎作用,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预计到2020年,在这片长约30公里,南北向宽约7公里的土地上,将集聚30万创新创业人才,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这些项目对于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起到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杭州对于杭州都市圈产业格局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