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北京3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裘一佼) 每逢周末节假日,人与人见面常常问:“去哪儿玩?”
不经意的问候中,蕴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为“玩”指明了方向和导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没错,我们常说的“玩”,其实从旅游的内容来说,包括很多种类,也有很大的学问。比如,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不同的旅行方式又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有不同的需求。每个地方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人文条件,怎么做才能像磁石一般吸引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游客呢?
“全省就是一个大景区!”全国人大代表、省旅游局局长王文娟敏锐地发现,今年“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她感到十分振奋,“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到今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这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扩大旅游消费、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视,充分体现国家对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的确,“玩”已经孕育出一个大产业。在浙江,支撑未来发展的八大万亿产业就包括旅游,王文娟也用“双喜临门”来形容去年浙江旅游业的成绩单:不仅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7%,旅游总投资也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时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近300万人,许多乡村和农民因为旅游发展实现安居乐业,有更多获得感。
“现在的浙江,违法建筑拆除了,破坏的山体修复了,污染的河流治理了,城乡的环境协调了,公共的休憩空间增加了;现在的浙江,‘西湖蓝’不再是梦想,‘可游泳的河’也不再是调侃。”说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王文娟代表用诗一样的语言道出了最根本的原因。这位浙江旅游的“代言人”,亲眼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
王文娟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名词“全域旅游”,浙江已经开始实践。2016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这标志着旅游业发展首次由“一个部门的规划”上升到“全省整体的规划”;全省40多个市县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19家单位先后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全域旅游,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乡村旅游兴起。在王文娟看来,发展全域旅游,不能落下乡村旅游这一主体,“乡村和城市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浙江的乡村旅游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全国看浙江,浙江怎么办?王文娟表示,乡村已经成为我省重点打造的新的旅游目的地——去年,编制浙江省“十三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召开首届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现场会,推动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一大批美丽乡村就是一大批旅游目的地。比如淳安,原先游客只奔着千岛湖去,如今全域皆景。偏远的枫树岭镇下姜村,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村民人均纯收入2016年增加到21902元。
更可喜的是,当地许多曾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陆续返回乡村,使乡村恢复了生机,旅游发展的红利不断释放,进一步激活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活力。在下姜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村民卖米羹、粽子、冷饮、烧烤等,当日获利就可达到7000元以上。
王文娟代表告诉记者,今年浙江要实施全域旅游三级创优工程,在县级,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在乡级,培育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在村级,认定一批休闲旅游示范村,全力推进全省大景区建设。“在全省大景区的大背景下,未来浙江将形成城市、县域、乡村多层级的旅游目的地。”王文娟代表说。
那么,大景区里会有什么新景点呢?王文娟代表重点推荐旅游风情小镇和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
从今年开始,3年以后,浙江会陆续出现100个旅游风情小镇,它们以建制镇为基础,聚焦历史、文化、乡愁,“食、宿、行、游、购、娱”元素齐备,集聚地方特色的文化、休闲、健康等产品和业态,而且有情怀、有情趣、有情调,风情特色浓郁;而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则重点突出乡村元素和乡村气息,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年,力争要有2000个村成为A级景区,200个村达到3A级景区。
“360度处处皆景,一年四季时时有景,”王文娟代表热情发出邀请,“请到‘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