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董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最关注的群体。多年来,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中,关于儿童的话题从未缺席。打击拐卖儿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为儿童学习和生活提供各种便利……今年两会上这些话题常被提起,因为儿童是人大代表永远的目光所向。
修改收养法,让《失孤》的悲剧越来越少
骨肉分离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椎心之痛。电影《失孤》讲述父亲年复一年穿州过省寻找被拐孩子的悲惨故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
“对于拐卖儿童这样的‘大恶’,需要公安机关行使雷霆之力,也需要法律对于拐卖儿童者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身为一名父亲,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十分能理解被拐儿童家庭的悲伤和愤怒。
同时王鸣认为,拐卖儿童行为猖獗,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我国收养制度不够完善相关。“实践中,很多人收买被拐卖儿童是因为难以从正规渠道收养儿童,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现行收养法规定的收养条件较为严苛,收养手续繁琐,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对此,他开出的一剂“药方”是通过修改收养法,夯实打拐工作的制度基础。“现行收养法是1991年通过的,1998年11月进行了部分修改,至今已施行近19年,诸多内容已与现实脱节。”王鸣表示。
他建议,公安部应主动商请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进行研究,坚持在刑法中关于打击拐卖儿童“从严从紧”原则,依据立法精神对法律中涉及的相关条款再进行细化或修订,认为这将有助于减少实践争议,更有助于杜绝犯罪分子利用“模糊地带”逃避打击和处罚。
王鸣也注意到,打击拐卖儿童犯罪,除了要提升法律的覆盖面和惩治力度,更重要的是唤醒全社会保护儿童的意识,对青少年及其家庭开展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并联合社会力量,提供相应的保障。
因此,他提出教育部应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安全教育师资,编写安全课本教程,组织中小学生参与体验式安全知识学习,开展安全守护志愿者进校园活动等形式,帮助学校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让青少年网络空间越来越清朗
有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中高达80%的比例是因为受互联网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内容影响诱发。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郑杰十分揪心。
当前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生力军,截至2016年12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即19岁以下的网民有1.7亿,将近占网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信息保护非常必要。”郑杰认为,目前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随意获取的情况普遍存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管理机构保护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现行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保护立法层次过低,法律干预机制亟待完善。虽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呼之欲出,但我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应作出修订,增加未成年人信息保护条款。”
他了解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早就通过立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比如美国禁止网站未经家长同意擅自获取儿童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规定未成年人上网时电脑不得连接到淫秽内容,中小学、公共图书馆等必须在其网络服务程序上提供过滤器。
郑杰还提出,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分类分级制度,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明确哪些网络信息适合未成年人,哪些不适合。要加紧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网站,鼓励并支持研发、生产和推广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图书馆、学校联网计算机要安装不良信息过滤系统。
简化签证手续,让华侨留守儿童出入境越来越便捷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关注的是特殊的“留守儿童”——在国外“淘金”的中青年华侨,他们回国的子女成为另类的“留守一族”。
以侨乡青田为例,全县共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32.9万人,侨属侨眷18.21万人。县内涉侨人员中0-14岁的儿童占12.74%,约2.3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在国外的有8000多名。
“近年来,青田县华侨华人子女回乡寄养或读书人数越来越多,出入境办理的频率持续升高。但是不同于普通的留守儿童,许多华侨留守儿童为外国国籍。对于侨童来说,出入境存在一定问题。”陈乃科表示。
陈乃科在调研中发现,华侨留守儿童因为多在16岁以下,有些甚至刚出生不久,很难办理学生签证,基本上都先办理半年入境签证,再采取办理寄养的方式在当地就读,签证到期后还需按期续签。办理签证成了华侨子女回乡读书的负担之一。
“全国有6000多万的海外华侨华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资源。近几年,祖国的大好发展势头,对华侨华人进一步的关心重视,以及逐步完善的涉侨政策,使得海外华人华侨纷纷把孩子送回国内上学、接受华文教育,这是侨心回归工作的一大成就。”陈乃科认为,出入境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此类人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简化签证续签手续。
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开展结对帮扶,从咨询、签证、随护照附到期提醒信封、卡通挂件等方面提供帮助。尽量在周末安排工作人员值班,为工作日不便办证的人员受理出入境证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