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8年浙江省两会 > 全媒矩阵 正文

乡村如何振兴 代表委员献计献策

2018-01-27 08:50:3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何晟 杨茜 蓝震 黄莺

  浙江在线1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晟 杨茜 蓝震 黄莺 文/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实施乡村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列为今后五年发展的任务之一,这让不少代表委员深感振奋。浙江的乡村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代表委员们也提交了很多精彩的提案议案,他们中有关心农村问题的,也有本身就来自乡村的。报告中描绘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样的愿景也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吸引城里人下乡
  引导外流村民回乡

  省政协委员、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
  朱法君

  朱法君曾在地方上分管过“三农”工作,干水利也少不了和农村打交道,因此他说自己对农村和农民一直非常关注。“我有个保持至今的习惯,每次出差总要找机会到一两个乡村跑一跑、看一看。美丽乡村在浙江,真的处处可见,尤其是丽水、衢州的大山里,那些原生态的古村落让人流连忘返。”

  但是,每次走进这些村庄,除了惊叹它们的美丽之外,常常也很让人感慨。

  朱法君说,有了人,才谈得上振兴。“所以我们民革省委会在这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以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集体提案,呼吁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城里人下乡,引导外流村民回乡,进而带动农村各类产业,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比如,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前提下,创新开发模式,着力破解乡村土地流转、农宅租赁等瓶颈,探索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农宅入股、旅游众筹等新型投资机制,让乡村旅游从目前单一的“农民自营+政府引导”形式,走向“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新农人+政府+社区”的多元化经营之路。

  朱法君还建议,应该支持各地盘活空置农房、废弃校舍等集体资产,打造一批富有吸引力的特色民宿、休闲农庄等,开发精致化的乡村旅游产品。

  在传统的农家食宿外,形成丰富的乡村旅游业态,为城市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

  把文化礼堂“用起来”
  让农村文化“活起来”

  省政协委员、民革宁波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王伟霞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浙江要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其中一项就是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000个,这和王伟霞的提案不谋而合。

  “文化礼堂建设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组讨论会上,王伟霞开门见山。

  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浙江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近8000家。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浙江在乡村振兴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

  今后农村文化礼堂应该进一步“活起来”、“用起来”。比如说,可以把文化礼堂当作“学堂”,结合本地特色做好“五进”工作,开展普法教育、禁毒禁赌教育等内容,花大力气巩固农村文化礼堂教育功能;

  也可以当作“展堂”,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展示当地乡村旅游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特色文化产业的一扇窗口;

  更可以当作“会堂”,鼓励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也可以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基层选举、村务公开等场地加以使用。

  “文化礼堂,就应该是思想教育、道德弘扬、文化传承、共建共享、精神寄托的一个地方。它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本就该更持续地利用起来,这才是创建文化礼堂的真正意图。”王伟霞说。

  把环境整治
  从地面向空中延伸

  省人大代表、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息塘村党支部书记
  周美凤

  36年党龄、连续24年担任湖州南浔区南浔镇息塘村党支部书记的周美凤,是湖州代表团里的“老大姐”了。这位长期扎根基层的代表,在这次省两会上,带来了一份《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的建议》。

  昨天上午分团审议时,她在会上发了言,字字句句都落到了“乡村振兴”的话题上。“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情况熟悉,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最关注的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话题。”

  周美凤所在的息塘村原先是一个基础薄弱的乡村,在她的带领下,一步步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但周美凤并不满足,“这点成绩还不够,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

  近些年来,息塘村全面关停“低小散”,拆除养殖棚,截流生活污水,引进生态旅游项目,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掘金“美丽经济”。“现在,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做得很好,但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都遇到同样的问题,农村的电线杆、线缆还是很杂乱。”

  周美凤说,在农村,供电、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架设的电线杆多,线缆杂,既不美观,又不安全,而要整治这些电线杆和线缆又很困难。“希望各部门能重视并联动开展,把环境整治从地面向空中延伸,这也是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利用本土优势
  让家乡小渔村重获活力

  省人大代表、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东晓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长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刘优飞

  54岁的刘优飞一直在舟山从事基层工作,“我生在普陀,工作在普陀,我参与的议案、提出的建议、在讨论会上的发言都是我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她的发言稿一笔一划写在笔记本上,满满当当写了五页。

  她说,自己所在的普陀区虾峙镇长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舟山群岛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岛上,原来是个渔村。

  刘优飞说,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大大激励了她这样的基层代表。想要渔村振兴,得利用本土原有的优势,让年轻人愿意来创业才行。

  她扳着手指数起了岛上的优势:“在虾峙有很多原汁原味的渔村,能享受到大海的平静,优质的空气,岛屿渔民的朴实。来旅游可以体验渔民的生活,比如出海捕鱼、晒鱼干,体验海岛风情和渔家风俗。因为有这些优势,我想吸引本地人或者外来人员来我们这里创业。”

  她还举了个例子,“我们邻村的河泥漕村,从2016年开始打造精品渔村,已经成功开出了三家民宿。现在第一家民宿已经把投入资金赚回来了。”

  说到这里,她笑了,“我们本来想这样远、这么小的岛,谁要来呀?没想到,爱来的人真不少。”

  这也让刘优飞和村里人看到了希望,“找到自己的优势,让我们的小渔村的村民能重新找到工作、赚钱的路子,年轻人能留下来,村里就会重新变得有活力。”

标签:乡村 编辑: 吴盈秋

更多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字编辑部、视觉设计室制作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