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詹程开 蓝震 何晟 杨茜)这个时代,数字经济早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穿梭奔忙的快递小哥到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处处都彰显着数字浪潮的张力。
当实体经济插上数字化的羽翼,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浙江的数字经济要如何发展?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挑战?面对这个鲜活的“题目”,代表委员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思考。
数字经济时代 让产品和服务更具性价比
身处中国知名互联网企业,周骏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感悟,“这两天,我也一直在关注数字经济方面的内容。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探索的一些模式——把优秀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这也是数字经济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对于电商而言,电是渠道,商是本质,关键就是要打造高质量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好的性价比和服务。”
周骏表示,接下来的五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战略都将围绕这次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来推进,“在数字经济时代,只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不断打磨更新的产品,才会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周骏坦言,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所以,企业现在也面向全社会,打造互联网教育产品“微专业”,以此来实现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以更低的成本接触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授课专家会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让大家系统学习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些知识是非常贴合工作需求的,弥补了大学专业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互金行业“浙江兵团” 既需坚定初心更应武装自己
“看到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数字新经济,作为一名经济管理学者,我觉得自己今后会有更多的空间为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心情既振奋,又感到添了一份责任。”贲圣林对记者说。
近年来,浙江省互联网金融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涌现了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使浙江省互联网金融产业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杭州也因此成为全国互联网金融三大中心之一。如何让中国互联网金融更规范、有序、高效地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浙江乃至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贲圣林始终在思考的命题。
“互金行业的‘浙江兵团’已经在世界上打响了品牌,形成了‘浙江高地’。要保持优势,浙江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需要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认准包容开放的普惠金融方向,向实体经济靠拢,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贲圣林委员说。
相比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能够更精准地锁定、服务海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尤其对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样的定位和使命,就要求互金行业既要坚定“普惠”的初心,也要更善于用最新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武装自己,“政府和管理部门,也需要用更智慧、更辩证的政策来管理这个行业,让它更好地发挥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贲圣林委员说。
结合数字经济 打响浙江生态精品农业牌
“浙江的山好、水好、生态好。要想打响浙江生态精品农业品牌,发展数字农业经济是条好路子。”和农业打了十多年交道的省人大代表、浙江天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有良,把目光聚焦到了数字农业经济上,希望以此助力现代农业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很多与‘三农’相关的内容,非常务实。尤其是数字经济,它可以很好地和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浙江生态精品农业品牌。”在翁有良看来,数字经济想要和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并不只是把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那么简单,还应助力农业实现标准化和现代化,提升全产业链的效能。
他说,以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渗透,加快推动农业领域数字化转型也是指日可待。“一方面通过网上数据的打通,整合了电商平台上的资源,形成明确的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提前介入到农业生产的上游,摸清消费者的需求,来倒逼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翁有良分析道。
此次来杭州参加省两会,翁有良也带来了一份《发挥G20杭州峰会后效应,提升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一大批经过精心筛选的农产品进入了峰会的餐桌上,反响强烈。为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借此效应及大势,把数字经济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销精准对接,进一步打响浙江生态精品农业品牌。
让浙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是主力军
田宁创办的盘石公司,帮助过数十万家中小企业得到成长。他越来越感觉到,要让浙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凤凰涅槃”,这些中小企业是主力军,“小而美”更能体现工匠精神。在消费升级的时代,小微企业将大幅度崛起。
它们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可以建立传统行业转型发展指导组织,给予一定的扶持基金。鼓励传统行业转型新经济,制造业拥抱互联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市场的鼓励机制也要紧随其后,加大对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减负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从根本层面解决制造业的瓶颈问题”。
在田宁看来,人才是所有事业的基础。“再厉害的互联网,永远做的都是连接,实体还得靠制造业。”田宁说,传统制造业拥抱互联网之后,解放出来的人力并非无用,他们可以去做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