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
协同治理 守好生态屏障
解放日报记者 陈抒怡
崇明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和绿肺,又处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大通道的交汇点上,在长三角生态保护一体化中有其独特的位置。按照上海市对崇明的规划定位,崇明不仅要建成上海的生态后花园,更要建成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
在全国人代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多次谈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崇明水体、大气、植被等环境要素品质不断提升,全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以上,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到76.4%,森林覆盖率达到25.1%,这些指标都为全市最高。”
近年来,崇明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上有一些新探索。“我们正在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唐海龙代表说,终身追究制是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重点,将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元素纳入常规审计事项,以鞭策干部在生态建设方面积极作为,“首先要让领导干部都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先进行探索,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崇明编制了水、耕地、森林、滩涂四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加强了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目前,崇明已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基地,整合建立生态环境预警监控平台。下一步,将完成水、空气、噪音、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生态遥感、碳通量监测体系建设。
“在不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即可产生建设成效,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唐海龙代表说,崇明愿在生态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为长三角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不过,崇明生态岛建设绝不能“就崇明而崇明”,必须立足上海,跳出上海,放眼长三角。
“我们要看到,水域、大气、土壤等具有一体性特点,需要从整个长三角地区联防联控。”唐海龙代表说,在长三角生态保护合作中,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缺乏包容性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要素短缺,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地区间环境纠纷较多,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等。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更要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的引领示范作用。”唐海龙代表说,长三角一体化已有很好基础,建议先行制定长三角区域协同法,在国家层面建设强有力的推进一体化的协调机构,尤其强化长三角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全流域的水土林气等生态资源的统一调度平台。
崇明岛上的启隆、海永两镇隶属江苏省。前几年,崇明在建设生态岛时,如何打破行政壁垒、协同保护生态,是摆在崇明生态岛建设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唐海龙代表透露,崇明正加强与江苏启东、海门等地的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在已经形成的“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协同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深化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道路,共同守好“长江门户”的生态屏障。
“江苏两镇也将按照‘三控制一留白’的要求推进建设,和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定位完全一致。”唐海龙代表介绍说,崇明2035总体规划的核心问题主要是“三控制一留白”,即人口管控,人口规模不突破现有70万的人口规模;建设密度的管控,新增建设用地零增长;建设高度的管控,今后新建建筑原则上不超过18米,实现房在林中、路在林中;留白是,看不明白想不清楚的就留白,留到以后再进行研究。
同时,崇明也将与长江沿线城市加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交流合作,推动普及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好“晴雨表监测器”,共同坚守长江生态廊道的“绿水青山”。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益平——
加强合作 构建绿色空间
浙江在线记者 王庆丽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类别齐全,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行业分布集中,机动车、船保有量大,整体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实施生态保护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一体化进程,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推进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有效治理跨界污染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一条适合长三角区域生态保护的道路。”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益平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水、大气、土壤等各方面相互影响。
2016年,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以生态保护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发展新支撑。但就目前来说,这一地区的生态保护合作仍存在不少短板。
如何通过深化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环保力度?葛益平代表指出,要从“五个一体化”着手,强化经济发展、政策法规、机制体制、治理保护和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一体化,打破区域内各自为政的状况,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现实状况,统筹谋划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时,各地在进行地方性环境立法前,应充分征询相互意见,避免地方性法规相互冲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共抓、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成员之一,温州近年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六城联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系列“组合拳”,坚持城乡、陆海、地上地下、末端治理与源头防控统筹推动水气土固废等的综合防治,保持环境监督执法高压态势,构建党政同责、人大政协助力、政企民联动的全民生态保护机制,现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张国家级“金名片”,城市环境质量和水质逐步提升。
“改革是温州发展的关键词、主题词,也是温州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葛益平代表介绍,在“改制度”方面,温州通过全面推行生态报表制度,让市县两级的生态报表成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支撑表、百姓对环境质量知情的晴雨表;在“改机制”方面,温州开启“一站式服务”助推发展的新思路,实现环保部门25项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同时,温州还紧扣“关停淘汰、集聚入园、整治提升”3个环节,抓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治理、群众监督”的生态环保治理格局,2010年以来先后开展对电镀、印染、造纸、化工、制革等13个行业的两轮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共完成关停淘汰“散乱污”企业1407家,原地整治提升企业608家,建成同行业集聚园区17个、集聚点18个,整合入园企业693家,在制鞋、合成革等行业的废气治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葛益平代表表示,下一步,温州将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科学构建绿色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东部滨海海洋型产业带、西部山区生态型产业带和中部平原城市型产业带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全省大花园城市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同时,打好环境质量提升攻坚战,探索共抓共管共享机制建设,加强地方环保科研,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为长三角生态保护合作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徐恒秋——
区域联动 共护碧水蓝天
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
“每天都要看手机里的3张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徐恒秋常常拿出手机,查看从合肥传过来的安徽环境监测数据表。
徐恒秋代表告诉记者,安徽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领域实现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生态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她坦言:“目前,将安徽环保指标纳入长三角地区评价、考核,压力还是很大,环保工作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推动绿色发展,长三角地区要率先行动、探索新路,要建立健全区域联动机制,提高共商共治共享水平。”徐恒秋代表说,长三角地区空间相关性大,一些山、江、河、湖跨省市分布,随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环境同步性不断增强。长三角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突出源头防控、强化管控措施、优化协作机制,共同呵护碧水蓝天。
全面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徐恒秋代表表示,安徽省今年要重点做好“五控”,即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面启动城市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加快推进集中供热改造,开展煤发生炉专项整治等;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全面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和“散乱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等;控制机动车船排气污染,加快建设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开展重型柴油车超标排放治理,推动减少公路运输、提高铁路货运比例等;控制各类扬尘污染,实施冬季“封土行动”,开展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整治,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百”,加强工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等;控制露天焚烧,持续加大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全面启动城市建成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持续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
创新有力打好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徐恒秋代表说,安徽省在重点做好工业、城镇、农业农村、船舶港口、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的同时,积极签订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二个周期协议,并借鉴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做法,在省内推广河流跨区域断面生态补偿,创新推动水环境治理。在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基础上,着力防止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严抓严管是今年环保工作的主基调。”徐恒秋代表表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切实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和要求,持续深化环保领域改革,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提升环境违法成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为推进长三角环境质量协同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安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