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养老服务……近年省两会现场,这些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热词”频频出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带来了我省去年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的喜讯: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6%,新建居家养老中心333个。
民生改善无止境。如何织密社会保障这张民生兜底网,加快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代表委员们带着建议而来。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松阳县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麻雪娇直呼“惊喜连连”。“我数了数,医疗保障方面就用了200多字,这在以往是鲜见的。”麻雪娇代表说,另一惊喜是她前几年的建议这次被列入十方面民生实事——“将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12种群众常见慢性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规定病种范围”。
慢性病患者有多少?麻雪娇代表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去年松阳调查显示,全县慢性病患者超过2万人。“生活中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慢性病还有很多,例如骨质疏松、慢性前列腺增生等。”麻雪娇代表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慢性病保障制度,如逐步扩大病种范围,对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适当提高医保待遇等。
小组讨论中,丽水和台州的两位代表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老年群体。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千万。也就是说,每五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
“我们青田侨乡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多,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养老需求十分迫切。”丽水青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周雪华代表说。作为一名参与公益事业多年的志愿者,周雪华代表曾为此走访过不少城乡家庭。她发现,不论是老人家中还是社区公共区域,都对老年人需求考虑不足,普遍缺乏必要的适老设计及无障碍设施,导致老年人在家上厕所,或是外出活动、看病就医不便。对此,她建议政府部门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例如在卫生间配备坐便椅、安装扶手或抓杆、对坡道、楼梯、电梯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真正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出行困难,让老人能安享晚年。
多年来,温岭市海上民间救助站站长郭文标代表一直为渔民的养老问题奔走呼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和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如今渔民有养老保险了,渔民养老保障制度也在一步步健全,目前我省正在推广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希望能早日惠及渔区老人。”郭文标代表说。
“通过专业社工人才的对接,才能把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落实到困难群众中。”针对当前社会保障人群情况复杂、需求多元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宁波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陈海英委员曾对社工人才现状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发现,高校社工专业培养举步维艰,而精准帮扶工作又需要大量社工人才。今年,她带来的提案是希望完善高校社工专业培养体系。“有了人才的保障,才能更好更精准地服务特殊群体。”她认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要从长远、全局角度出发,对未来人口大量流入等趋势进行研究预估、提前布局,才能让社会保障体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觉得非常好,希望能尽快出台更具体的落实方案。”关于企业社保减负,话机世界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伯祥委员有很多话说。
赵伯祥委员有些担忧,“浙江有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人力成本压力较大。”他认为,社保体系的完善,需要在企业和员工利益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若社保成本大幅增加,企业将可能会面临倒闭或淘汰员工等问题。对此,赵伯祥委员建议,在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上升的情况下,希望政府能适当下调社保费率,尤其对于人力成本压力大的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或一定补贴,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