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21全国两会 > 媒体聚焦 正文

无声的力量,感动喧哗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1-03-11 08:23:00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吴崇远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邰丽华和她的手语翻译“演唱”了手语版国歌(视频截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浙江在线3月11日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手语版国歌”刷屏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现场版手语国歌,让国人动容。

  昨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人们又通过电视镜头,看到了邰丽华和她的手语翻译“演唱”了手语版国歌。

  网友评论,“无声的力量感动喧哗的世界”,也有人为邰丽华委员点赞,“邰丽华的手语操作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感动了!”

  昨天,钱报记者来到邰丽华委员所供职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进行采访,为大家揭秘手语国歌背后的故事。

  国歌中的三个“起来”

  用手语该怎么打

  前来接待记者的,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潘利——他是80后,也是浙江温州人。“谢谢家乡钱江晚报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对听障人士的关心,手语国歌火了之后,我们也很振奋。”

  在他的引领下,钱报记者见到了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李东梅。“手语国歌的整个事情,都是我们在张罗,包括最后的专家评审等,都是我在对接联系,找的专家。”对于手语国歌这件事,李东梅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李东梅告诉钱报记者,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和信息载体,手语也一样,有它的内在规律,“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手语地域差异大,各地手语的打法五花八门。好比一位北京的聋人,到了浙江,可能就无法与当地的聋人交流了。”

  2018年7月,《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正式发布。在李东梅看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相当于听障人士也有了普通话。”

  为了让听力残疾人对国歌手语的感受和理解与原作表达的意思一致,专题组花了很多精力。李东梅向记者讲了几个背后的故事——

  比如“发出最后的吼声!”采用了意译方法,“吼声”本意是发怒时大声叫喊出的声音,但听力残疾人听不见,无法体会到那种喊声,可是眼睛可以看到呼喊者的表情姿态。所以如果按照词的本义来打手语,听力残疾人就无法理解该歌词所表达出的愤怒抗争的情感和意义。转而采用意译方式,用挥动双拳的手语动作,加之愤怒的表情,则形象地表现出‘吼声’所表达的情感与含义。

  还有,“起来!起来!起来!”这三个“起来”的词义和国歌开头的“起来”一词是一个意思,但这三个“起来”在旋律上运用了大三和弦三度递进音阶,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如果直译也不能充分体现出这个意境,因此也采用意译方式,通过三个双手‘起来’动作的幅度由低到高逐渐递进的变化,将歌词的声音旋律转化为听力残疾人可见可表达的生动的视觉形象,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李东梅说。

  她还举例说,“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也是意译方式,“我们用‘双手互握,转动一圈’表达歌词千万人团结一条心的内涵;将‘冒着’一词换成表示‘不怕’‘勇于’意义的手语,更贴近歌词表达的不怕牺牲压倒敌人的勇气和力量的含义。”

  邰丽华用手语

  向钱江晚报读者问好

  “这次在全国两会上,手语国歌被关注,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种鼓舞,正如邰丽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以往她在需要演唱国歌的场合中只能在心里默念歌词,而现在能够用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来‘唱’国歌,感觉特别幸福、自信。”

  李东梅向钱报记者透露,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的第一次亮相,其实是在2018年9月1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新学年开学典礼上。

  “两年多来,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已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和残联组织广泛使用,并逐步扩及到社会上的手语爱好者,受到普遍好评。因此,将其上升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时机已经成熟。”

  3月9日晚,邰丽华委员专门为钱江晚报录制了一段1分多钟的视频,问候读者。

  在视频中,邰丽华“说”:“谢谢大家对我们听障人士的关心。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当国歌奏响起来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念国歌的每一句歌词,铿锵有力地用手语跟大家一起‘唱响’国歌。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开始实施,这是首次以听力残疾人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用手语‘唱’国歌,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想‘唱’国歌的愿望。”

  她还透露了一件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推出了‘手语唱红歌,无声传经典’系列手语歌,欢迎大家关注艺术团抖音和微信公众号。”

  信息无障碍

  是广大听障人士的愿望

  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这些年一直在关注无障碍环境的问题,信息无障碍也是他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次两会上,邰丽华把多年的愿景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了,放大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手语国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吕世明说:“信息无障碍始终是我们的期盼,更是广大听障人士的愿望。这些年,国家对手语的标准、应用和信息无障碍非常重视,手语发展得非常好,成为了‘残健融合’的新纽带。相信有了手语国歌,听障人士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抒发内心的爱国之情。”

  在今年两会上吕世明指出,无障碍环境建设重在依法推进,依法管理,依法实施,要按照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在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等工作中,建议将人行道盲道设施、无障碍过街设施、无障碍公交站台等建设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和整改内容。

  在吕世明看来,无障碍的愿景,必将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立法实践,在“十四五”的发展规划实施和二O三五年的远景目标中,变成令人振奋的现实。

  新闻+

  加速完善杭州的无障碍设施

  “现在的杭州,在无障碍出行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对我们残障人士来说,出行更便捷,生活也就有了动力。”道出心声的是杭州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张华。他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坐上轮椅至今已有50多年。

  他还是第一批拿到驾照的双下肢残疾人之一。“自从允许右下肢和双下肢残疾人申领C5驾照后,一些朋友和我一样考出驾照。这些年我每年都会自驾回嵊州的岳母家,也可以自驾出游,生活丰富多彩。”

  张华觉得,从整体来看,杭州在打造无障碍城市的进程中,已经有了显而易见的成效。不过从平时生活体验来说,无障碍设施仍需提升。“比如盲道会被电动自行车等侵占,还有一些人行道的过街语音提示设备有损坏,这些都不利于视障人士出行。”

  张华还提到了公共交通出行。“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因无障碍设施相对欠缺,残疾人朋友乘坐还较为不便;公交站台一般都有较高的台阶,不方便轮椅上下。”

  2022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即将到来,张华和朋友们希望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能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更加完善一些,迎接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和残疾人游客朋友。

编辑:杨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