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壮丽70年 > 说变化  正文

乌溪江上的追梦故事 记者蹲点采访浙江第一座中型水电站

2019-06-03 07:23:1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赵璐洁 肖国强 通讯员 周萍

浙江在线6月3日 黄坛口水电站,是“浙江有史以来第一座中型水力发电站”,被称为“浙江第一颗夜明珠”,这里还是“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初夏时节,我们驱车来到位于衢州市衢江区的黄坛口水电站。

“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日子——1958年5月1日,当时浙江日报还在头版刊发了消息,现在已经过去61年了。”得知我们来访的消息,两位当年的建设者周宗林和胡庚白早早来到电站等候。推开老厂房中央控制室的门,我们立刻感受到一股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气息。发电机控制表盘锈迹斑斑,铁质外壳透着沧桑。

黄坛口水电站全景图。.jpg

黄坛口水电站全景图。

从老厂房出来,沿着一条长廊前行几分钟,一座44米高的大坝映入眼帘。银灰色的电站混凝土大坝横贯在乌溪江的江面上。“现在看着小,当年可是个大工程。也只有在新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得起来这样的水电站。”站在自己亲手浇筑建设的黄坛口大坝前,83岁的周宗林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一波三折,建设7年终于发电

站在黄坛口水电站大坝前,乌溪江上波澜不惊。虽有阵风吹过,水面上也只是偶尔泛起了阵阵涟漪,慢慢地荡漾开来,不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

这与传说中的九龙湖似乎没有一点关系。在我们来的路上,看到这样的导游词:黄坛口水库又名九龙湖,传说湖内藏有九条黄龙,每到春夏之际出没九龙湖作恶,造成衢州地区洪水泛滥,十年九灾。

“现在的乌溪江安静得很,但在过去,它可是坡陡流急,厉害得很。”一旁的周宗林告诉我们。

大坝的建成,才让乌溪江变得安静了起来。由于乌溪江流域内雨量丰沛,地质以流纹斑岩和花岗岩等分布为主,具备了建造中大型水电站的自然条件。早在1930年,当时的衢县政府就提出过要建设黄坛口电站。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十分重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为给衢州发展化肥、水泥、造纸等工业提供动力,1951年5月,确定建设黄坛口电站。当年10月1日,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动工。

今年春天记者首次赴水电站采访时,两位老建设者讲述当年建设往事。.jpg

今年春天记者首次赴水电站采访时,两位老建设者讲述当年建设往事。见习记者 钱洁瑗 摄

“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大家个个激情澎湃,建设热情高涨。”开工半年后,16岁的周宗林来到黄坛口工程处实习,说起当年的情景,他声调都高了几分:“工地上,每天都是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白天头顶烈日,挑黄沙,抬石块,扛设备,开山挖土。入夜,一串串电灯照亮山坡,数千名工人像白天一样紧张地劳动着。晚上蜷缩在临时搭起的毛竹房里过夜。”

放下手中的纸笔和相机,我们仔细打量着大坝。“左岸坝头和右岸坝头好像有些不对称?”我们说出了内心的疑惑。“因为右岸是混凝土大坝,左岸是土坝呀。”“为什么要这样建?”看出我们还是没有弄明白,周宗林接着说,“由于缺乏经验,勘察不周,直到拦河坝已经开始浇捣了,工人们才发现西山头的岩石特别容易挖,破碎得像豆腐渣。”

“这样的西山头如何能与坝头牢固地衔接?大家都陷入焦虑之中。”周宗林双手比划着,“就像是一锅正要烧开的开水,突然之间被浇下了一桶冰水,如火如荼的工地突然冷却了下来。”

潘家铮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当年是黄坛口电站工程的技术员,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谈起过这件事。1953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工地停工进行详细勘探,最后查明了西山破碎的原因,然后又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采用土坝阻挡的方法,才补救了这个缺陷。1954年1月,黄坛口电站工程恢复施工,沉寂多时的工地再次热闹起来。

“我的父亲就是为了支援黄坛口电站复工来到这里。”一听说我们在了解电站的故事,衢州人胡江丰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被母亲抱到建设工地上了。没想到的是,父亲刚到不久,电站又停工了。”胡江丰告诉记者,1955年初,因原来计划与电站配套建设的衢州化工厂、水泥厂等尚未动工兴建,而江西上犹江水电站开工建设,全部人员设备都撤往上犹江。

“直到1956年3月份左右,为了解决新安江水电站施工用电和浙西工业发展用电,黄坛口水电站再次复工兴建了!”周宗林响亮的声音,再次把我们拉回到了眼前。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北京水利水电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周宗林再度回到了乌溪江。同年7月,同在北京水利水电学校任教的胡庚白,也被分配到乌溪江参加水电站建设。胡庚白告诉我们:“当时的建设现场,高峰期有一万多人奋战在乌溪江两侧。”

1957年10月,水电站的施工进入了最高潮,大坝、厂房、土坝三大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施工,工人们满怀信心,铆足干劲。就在1958年年初,在一间用毛竹架搭建的简陋工棚里,千名职工代表激情昂扬,举起右手宣誓:“苦战150天,确保‘五一’发电!”

几经波折后,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1958年5月1日,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在电站会议室,我们看到一张发黄的浙江日报,头版消息《黄坛口电站大放光明》中这样写道:“夜色临近时,乌溪江畔灯火齐明——黄坛口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在乌溪江水的冲击下,发出了第一道电流。”

“电站发电之后,每个人都很激动。”胡江丰拿出一直珍藏着的父亲当年领回来的纪念品——一枚纪念章、一本纪念册、还有一个搪瓷茶杯。我们凑近一看,只见茶杯正面写着“超额完成任务纪念 新安江工程局黄坛口工程处赠3885”。

黄坛口电站建设的同时,专门敷设了浙江省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支援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别看当时电站装机总容量只有3万千瓦,却为中国水电建设开启了新篇章。”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列自豪地说。

再造电站,姐妹坝驯服“蛟龙”

看完了黄坛口电站,我们又驱车20多公里,转过一座又一座山脚,翻过重重叠叠的草鞋岭,才到达湖南镇电站。

登上湖南镇电站大坝坝顶,举目四望,乌溪江的风光在我们眼前一览无余:碧绿的湖水被一座大坝拦腰揽住,蓝天下,清澈的湖水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这个大坝看上去比黄坛口大坝‘个头’大多了。”我们一阵惊叹。“那是,湖南镇大坝有129米、40层楼高,是华东第一高坝,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高坝’。”电站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1958年5月1日,全体职工庆祝电站提前发电大会。.jpg

 1958年5月1日,全体职工庆祝电站提前发电大会。

1958年,黄坛口电站建成后,还不能充分利用乌溪江水资源。于是,同年8月,沿着乌溪江溯流而上25公里处,湖南镇电站开工建设。

“在上游,我们要造个更大的!”数万名建设者和周宗林、胡庚白一样怀揣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转战到湖南镇电站建设工地。“当时从黄坛口到湖南镇要好几个小时,要先乘船,再徒步翻过几个山岭,我们叫‘草鞋岭’,走到工地草鞋也磨破了。”

相对于黄坛口,湖南镇更是僻静。当天夜里,我们住进了电站招待所。这里的夜是如此寂静,就连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也分外清晰。

“当年的湖南镇,可比现在热闹多了。”周宗林说,大批大批的施工队伍来了后,这个从前没有商店的荒凉小山村,很快便有了供销合作社、百货公司门市部。夜晚,江岸山谷里,闪烁着万盏灯火。当时附近的村民甚至把这个新兴的山城称作“小上海”。

施工初期,湖南镇电站计划1960年发电。然而工程开工不到一年,国家就遇到3年自然灾害,湖南镇工程建设进度放慢,时建时停。之后工程建设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直到1978年,国家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工程建设快马加鞭,不少从湖南镇电站出去先后到新安江电站等工地工作的老同事们又回到了这里。1979年9月30日,湖南镇电站第一台机组启动试运行成功。

我们走进电站厂房,顺着楼梯,往地下走三层,看到了碉堡似的建筑。“这就是第一台投产发电的机组,4号机。”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宁刚笑着告诉我们说,“湖南镇水电站历时22年才建成,许多开工时的青壮年竣工时变成了中老年,蓄起了胡子,所以也被人称为‘胡子工程’。”

湖南镇电站建成后,水库可蓄水20.6亿立方米,相当于153.6个西湖的蓄水量。湖南镇、黄坛口两座姐妹坝,为乌溪江下游工农业生产和群众安居乐业筑起了一道坚强的防洪抗灾屏障。昔日桀骜不驯的“蛟龙”被驯服了。“即使逢百年一遇的洪水,也能保证下游群众和巨化集团、衢州机场、浙赣铁路等单位、设施的安全。”周宁刚告诉我们,“如今这两个水库还是衢州市民的‘大水缸’,担负着保障市区近65万人生活用水的重任。”

标签:湖南镇;衢州市;黄坛口水电站;乌溪江 编辑:王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