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江代表(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雷桐苏 摄)
云南日报讯(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程三娟)“普洱茶为西双版纳州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群众从‘绿色银行’中取出了真金白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罗红江说。
罗红江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从小在茶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养成了爱喝普洱茶的习惯,对普洱茶的亲近感长在骨子中,流淌在血液里。他介绍说,西双版纳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植茶、用茶、贸茶的历史悠久,距今已2000多年。千百年来,世居在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美丽土地上的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种茶、饮茶、贸茶活动中,形成了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茶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持续开展普洱茶“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行动,全州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的茶业发展主题,延伸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普洱茶产业领航全州绿色发展步入新境界。
罗红江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纯生态、无污染的古茶园除了给茶农带来丰厚的卖茶收入,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全州115万亩茶园有90万亩达到生态茶园标准,生态茶叶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还在持续推进中。西双版纳所有普洱茶加工企业也都通过了CS认证,全州形成以勐海茶厂、七彩云南、陈升茶厂、雨林古茶坊等茶厂为代表的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茶叶企业群。与此同时,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普洱茶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衍生品不断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样,综合利用发展势头强劲。
州委、州政府还立足更高站位,提出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力争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最优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普洱茶研发中心和普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的务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西双版纳“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茶产业发展掀开了新时代的新篇章。
西双版纳贫困的地方主要在山区,大多数是适合发展普洱茶的地区。“为了让普洱茶真正成为山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绿色产业,西双版纳一手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绿色产业扶贫行动,贫困人口人均至少扶持1亩优质茶;一头抓龙头企业带动,确保贫困户茶叶种得好、不愁销。”罗红江说。
截至2018年末,西双版纳全州茶叶种植面积115万亩,普洱茶产量4.8万吨,约占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的三分之一;综合产值170亿元,税收7.1亿元,均占全省一半左右。普洱茶为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
【数说云南茶】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具有两千年历史发展的古老茶区。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中,有15个州市110多个县市区产茶。2018年,全省茶叶总面积630万亩、比上年增1.7%,总产量39.8万吨、同比增2.8%,综合产值达843亿元、同比增13.6%,茶农人均收入达3630元、同比增10.7%。近3年来,茶农收入年增速10%以上,平均增收300元左右。“普洱茶”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茶叶公共区域品牌。云茶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广大茶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