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刘晨茵)接连两日,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都是媒体希望采访的对象。每每谈及为梦想而生的西湖大学,他都充满激情。3月4日,面对浙江媒体,施一公委员滔滔不绝,在浙江这片创新热土上,他勾画着西湖大学的未来。
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今年带了什么提案来?
施一公:我今年带来的是关于加大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政府扶持力度的提案。按照相关法律,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应该在很多方面享受政府同等待遇。我希望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让这些学校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发展起来,这应该是对全社会都有益的事。
记者:在3日下午的委员通道上、在西湖大学成立当天,您都在感谢那些普通的捐赠人。您为什么如此看重并为这些普通人的支持感动?
施一公:这是和西湖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联系在一起的——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打个比喻,如果西湖大学是鱼,那么社会各界就是水。
普通捐赠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都令人感动。有一位普通的公务员利用出差机会辗转找到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的西湖教育基金会,把卡里的10万元全部捐给了西湖大学,这是他多年的积蓄;一位父亲以女儿名义捐赠10417元,这个数字里包含了女儿的年龄和生日;一位大学生捐了一个月的伙食费,他说,“这是我内心想要看到的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很平凡,但对学校“科教兴国”的寄望朴实而真诚。
西湖大学刚刚起步,就像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摸索过程中难免会走一点弯路。因此,每一份来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对我们来说都是雪中送炭。在我们的设计中,以后西湖大学经常会有校园开放日,我们也想邀请关心西湖大学发展的各界人士来校沟通交流、共谋发展。
记者:作为一所立志走向“世界级”的高校,西湖大学创办至今已经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施一公: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盖大楼,引大师,培养人才。
现在,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已投入使用,我们的主校园云谷校区首期占地635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将在下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底交付使用。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西湖大学是奔着世界顶尖大学目标设计发展的,其核心指标就是师资力量。到现在为止,西湖大学招聘进来的师资力量是非常优秀的,每位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其研究领域是世界领先的。若不是全球某个研究领域的拔尖精英,他一定拿不到西湖大学的邀约,这也是我们最骄傲的。
学生是西湖大学的主体。2017年9月,西湖大学迎来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西湖一期”。2018年8月26日,又有120位博士生成为“西湖二期”学员。今年预计招收240名学生。未来三四年,会以每年多招100到150人递增,直到达到大约每年招收600位博士生的规模。我相信,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在科学研究上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
记者:西湖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您觉得,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西湖大学对浙江的创新引领作用?
施一公:西湖大学培养的一定是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因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我看来,这个“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是每一个小我之外的大我。
大学文化会鼓舞一代代人向前探索。西湖大学文化的形成也一样需要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不会一蹴而就。我很期待30年以后,西湖大学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一较高下,比一比我们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比一比最前沿的知识挖掘。
浙江是创新创业的热土,西湖大学非常看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未来,西湖大学的创新基因将源源不断地植入杭州的创新生态,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创新动力。同时,杭州的资源禀赋也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西湖大学的“成长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