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海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的验收会上,来自北京的专家表示,生态比宁海更好的,还有很多,但像宁海这样把生态与经济调和取得双赢的,在全国都有示范意义
观察
走第三条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
浙江宁海县委的办公楼不算气派,却别有情趣。树木参天的林阴下,坐落着几幢小楼,草丛间松鼠跳跃,树枝上栖鸟啁啾,令笔者对这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生态水准有了直观感受。
4月3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宁海电厂6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硝工程举行签字仪式。作为国内首家尝试烟气脱硝(治理酸雨)的火电厂,宁海电厂为采用环保技术而投入的资金占到工程总投资的20%,为国内同类型火电厂之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县委书记林静国的“生态生产力”论,概括的是一条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双赢”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宁海人的辩证发展观,讲的就是鱼与熊掌兼得。
宁海是“高田沙瘦常忧旱,沿海涂咸少有秋”的山区农业县。这在县市经济龙争虎跃的宁波乃至浙江,其工业化的任务显得格外紧迫。在追赶的发展路径上,两种意见似乎难以调和:一种意见主张,等经济发展了再保护环境,实际上是想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因为经济排行榜的位置让宁海实在等不起也慢不得;另一种意见则主张,宁可放慢经济发展步伐也要保护环境。
发展经济,刻不容缓;保护生态,不容置疑。两难之中,宁海选择了第三条路———“生态致富”。
缺电、缺地、缺水、缺煤、缺资金,并不可怕。如果没有低耗高效的集约增长方式,没有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资源匮乏的宁海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县委班子的认识高度一致。
1999年,宁海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按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编制了《宁海县生态建设规划》。乡镇根据各自的特色,编制了生态示范镇乡规划,确定了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通过每年的全县环保工作会议,把规划中生态建设任务以县长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下达给有关部门和镇乡,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
在摘取宁波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桂冠的过程中,宁海的经济列车并没减速。先是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后又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去年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达13亿元,初步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
产业生态化:4年否决500项目,经济迈上三大台阶
宁海县食品公司董事长王女士兴致勃勃带记者参观生态内循环养殖场。猪粪尿分离,分别被处理成生物有机肥,用于种植牧草,牧草又用于养羊……
“靠生态求发展,首先是经济活动要生态化。我们有一个既定的原则,如果有污染和污染隐患的,再大再好的项目也不能上。我们不求脏兮兮的GDP增长数字。”宁海县县长马晓辉一语破题。
宁波一家印染厂欲投资2亿元迁宁海。如果成功,就是宁海开放以来最大的引资项目。“这个连做梦都做不来”的大项目,被县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忍痛否决了。4年来,宁海回绝了近500个引资项目,因为它们都与宁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相悖。近年来,宁海先后投入重金,使近300家污染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小、效益低、污染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关闭。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城区企业向城外转移,同类企业向特色园区转移,涌现出模具、文具、五金等产业集群,宁海因此被誉为“中国模具之乡”和“世界文具生产基地”。
记者发现,在城市规划图上,宁海既有“红线”,还有明确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的“绿线”。在城区主要街道和商住集中区淘汰了所有燃煤炉、窑、灶,消除了交通干线和主要旅游线两侧烟囱黑烟弥漫的现象。新建成柔石公园、正学公园等6个公园景点,彰显“显山、露水、见秀”城市形象。
生态产业化:从“卖山头”到“卖生态”
“我们这里的山,既长绿叶子,又生银票子。”茶农们这么说。宁海全县有6400亩茶叶通过了有机茶权威认证,成为宁波市的主要茶叶出口基地。同样是鸡,由于采取生态养殖,市场价格是过去的两倍,还供不应求。
近年来,宁海把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调整的方向,形成了水产养殖、林特、畜禽等三大优势产业和青蟹、牡蛎、茶叶、土鸡等走俏市场的十大绿色农产品。作为浙江省海水养殖面积第—大县,宁海开辟了科技兴海示范区,建立对虾精养塘,推广海水内循环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田园式养殖等得到普遍推广。全县共有大佳何青蟹、长街蛏子、东部对虾等国家级无公害绿色产品5只。去年,渔民比前年增收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8200元。
生态旅游方面,在跨越了破坏资源式的“卖山头”和发展经济林的“卖山货”之后,宁海人进入“卖生态”的新阶段。近年来,宁海斥资3亿元,建设了天河、温泉、野鹤湫等10个景区,徐霞客大道、十里红妆、柔石故居等20个景点。宁海是中华游圣徐霞客的开游地,每年5月19日举办的“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已成为宁海的一张绿色名片。最近,第三届徐霞客开游节正在积极筹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