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零:万家第四代孙
曾国藩送了大宅院
万零老人已有82岁,一看到本报关于“万承志堂”的报道后,就一阵激动。直到和我们分别的时候,还不停地说,如今“万承志堂”要延续下来,我真的太高兴了。
掐指一算,1924年出生、已82岁高龄的万零大爷是“万承志堂”创始人的第四代后人。他说关于“万承志堂”的记忆,大都来自父辈。“万承志堂”在曾祖和祖父那两代人经营时,应该是最兴旺的时候。
据万零的回忆,他们在杭州的第一间宅院杭州柴木巷1号万家的老宅院,是曾国藩送给他们的。万家开始在杭州兴旺起来,之后发展到三四百人的群体。
关于“万承志堂”的来历,万大爷说还有一个上辈流传下来的有趣的说法:清光绪年初,万零的曾祖父有一天晚上腹泻不止,于是连夜赶到胡庆余堂去买药,但当时的门童嫌深夜麻烦,没有开门。两下不免争吵,后来胡庆余堂的门童就说有本事万家自己也开药铺去。万零的曾祖父为了争这口气,还真开了家“万承志堂“的药铺。鼎盛时,“万承志堂”涉及的行业不仅有药铺,还有典当行和布行,一家上下,人丁兴旺。到了父亲辈时,一把大火烧光之后,举家迁往江西南昌一个叫高升巷的地方。“万承志堂”在清泰街焦棋杆的旧址也被改成了邮政局。
万绍文:万家第五代子孙
“神秘老妪”是我女儿
中午,又一个电话打来,“我知道那个神秘老妪是谁?”打来电话的是万其苏,她是万家的第六代子孙。她说那个神秘老妪是她的表姐,刘佩路。
刘佩路,以前是杭州向阳中学的数学老师。她去看过两次石碑,第一次她带着妈妈万绍文一起去郭庄喝茶,发现这里有他们家的石碑,第二次她一个人又去了一次,为了此事她还写了信,到处求助。
刘佩路的母亲万绍文是万家的第5代子孙,是一位89岁的老太太。所有后代中,她对万家的事情知道得最清楚。“那个时候我才10多岁,整天就在大药房里跑进跑出。第一进就像现在的胡庆余堂,摆放着都是药。后面就是财务室,再后面就有大大小小很多房子了。再后面就是仓库,仓库里堆满着药材。药店里养着很多鹿,养在药店左边,有10多只。”
卢连芳:最后一任经理的大孙子一辈子寻找药方
卢连芳老人,70多岁,他也从事了一辈子的中医药研究。他的祖父就是卢裕晋。如今,他家中保留下来和“万承志堂”有关的只有一大一小两只药瓶。药瓶一面书写着,“省城,万承志堂”,另外一面写着“燥眼药”字样。
卢连芳说,自己的祖父卢裕晋是当时“万承志堂”的最后一任经理。那时,万承志堂胡庆余堂相媲美的高大青砖门墙,宏伟耸立在清泰街焦棋杆,富丽堂皇的营业大厅和两厢和合柜台显示出杭城大店家的非凡气派。药方《丸散全集》,他寻找了一辈子都没有找到。
闻海珊:药书收藏者
祖上传下《丸散全集》
看到本报《寻找湮没的万承志堂》一文,闻海珊老人心里咯噔一下,文中的《丸散全集》好像就是那本祖传古书。
在闸弄口新村,闻老的里屋的桌子上,闻老把书摊在了桌上。书是线装本,活字印刷版,宣纸纸张,微微泛黄,没有封皮,很多都是残片。
一张张残片上印着“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仲夏日,万承志堂主人谨识”,听闻老说这些是序。书的目录残破不全,所幸的是从正文开始到尾页都很完整。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丸散膏丹的对症以及配方。比如“史国公酒”是治疗瘫痪半身不遂、“京方加皮酒”是治疗四肢麻木、“养雪愈风酒”是治疗风湿,其他还有九言心痛丸、九制香附丸、虎骨木瓜丸……
据闻老回忆,这本书是他祖父手上传下来的,1942年左右,祖母交代闻老的母亲,说有一本《丸散全集》的书一定要传给惟一的孙子闻海珊。闻海珊的母亲对他说,这本书一定要好好保存。以前可能看病比较贵,祖上让传这本书是让后人万一有个病可以按方抓药。
几十年下来,闻老就用一张报纸包着,将它放在柜子里,从来没有按照书上的配方抓过药。前几年打开一看,柜子里进老鼠了,把书咬得残缺不全的,而且还散了页。闻老赶紧将书拿出来晒晒,谁知道风一吹,又吹走几片,只能将书重新装订整齐,残片收拾好,才保留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