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背后的政府“作业”
家住温岭松建村的农民金小鹏过着典型的“小康生活”。40岁的他是一家之主,上有一个老母亲,下有一对儿女。金小鹏早已不务农,办了个小型的烤虾加工厂,一年的净收入有六七万元。为了生意方便,两年前,他买了一辆小货车。一年前,全家告别老屋,搬进了村里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住进了新房。家里现代化设备样样齐全,河道环绕的住宅小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0%,电视、电信、电力、自来水等管线全部实行地下埋设,多功能的村综合办公楼和文化俱乐部已开张;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中心绿地也已启动。金小鹏对目前的环境非常满意。随着村里一、二期新住宅相继竣工,全村已有75%的农户像他一样住进了新区。
10多年前曾是温岭市最贫穷村的松建村,如今是全省首批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之一。从2003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全面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正在弥补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村的一大遗憾:有新房、没新村。
这项巨大的工程从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杂乱散”入手,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要求,认真编制规划,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开展建设。据全省2004年底的统计,实际累计启动建设的省市两级示范村1432个,基本完成建设的示范村381个;累计启动整治村8037个,基本完成整治的村庄3554个。
在小康“成绩单”上,农民较高的生活质量背后,有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
———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浙江省农村由于饮用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出现了“江南水乡没水喝”、“海岛、山区找水喝”的现实尴尬。浙江省委、省政府顺应民心,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并要求各市、县、乡镇相应安排配套资金,兴建饮水工程。通过2003至2004年两年实施,已开工建设了237个面向农村的供水项目,改善了188万人的饮用水条件,解决山区、海岛的饮水困难人口24万人,完成投资16.7亿元。
———启动“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就业致富能力。各级政府将全面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来抓。2004年,通过劳动力素质培训新增转移就业28万人。
———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强对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下山移民、农民培训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多种措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已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56元,实际增长8.4%,比全省7.4%的增幅高出1个百分点。
走在前列需要补齐“短板”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决定木桶盛水量的,不是围起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同经济相比,无疑,滞后的社会事业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那块“短板”。同区域相比,欠发达乡镇成为农村发展的那块“短板”。
在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中,浙江农村固然已走在前列。可是如果不补平“短板”,难免不会被后来者赶上。
今天的现实充分表明,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如果仅仅靠经济总量支撑、靠农民收入支撑,我们不能保证可持续性地“走在前列”,因为其他地区也在大力发展经济,也在步步紧追;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优势走在前列,更要在“统筹”发展上增创优势走在前列,只有这样的走在前列才是可持续性的。
这份“成绩单”再次提醒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思想必须落实到工作中。要使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突破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一体的框架中来统筹产业布局和政策;破解二元社会结构,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公共利益分配体系,使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经济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和谐,浙江农村,正越来越接近这样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