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时选:“因为我们温州那边一些产业不景气,也是属于一个转产业这样的一个气候,哪里什么东西稍微好一点,咱们带着资金就往哪里走。”
这位姓朱的温州商人,到山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几乎每天他都在这里寻找适合投资的煤矿。
温州投资商朱先生:“我带了1000万过来找煤矿,到现在还没找到。”
山西省中小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时选:“各个产煤县,基本上天天有温州人在这边跑煤。”
正当大量温州商人跃跃欲试,山西省却出台了一个规定,凡是年产在9万吨以下的煤矿,2005年底以前都要关停。也许是因为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的煤矿有相当数量都是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也许是受到了温州“炒房团”搅乱了房地产市场的联想,一时间,山西封杀温州炒煤团、温州人搞乱煤炭市场的传言风生水起,安全事故和煤价上涨的骂名也落在了温州人身上。面对这样的职责,经营煤矿多年的周时选他们第一次感到了手足无措。
温州投资商陈先生:“我们现在过来,都是按照企业过来投资的,几千万几千万拿过来,他不是短期的行为,他肯定长期的打算。”
山西省中小矿山井巷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时选:“也不是说我们来炒个半个月,半年或者一年就走,我们一般定下这个煤矿,一般都在5年以上,或者是3年,30年,最多买断的是30年,承包的最少是5年,因为你干个一两年,你把资金一投入,根本就连本都拿不回来,我们是实实在在的投入生产,怎么我们会变成是炒煤呢?”
周时选说,关停9万吨以下的煤矿是国家出于对安全高效生产的整体考虑做出的,并不是针对温州商人,而他们之所以会背上“炒”煤的指责,也许还是因为温州资本太多,尤其是目前大量资金都在山西寻找出路,难免会给人一哄而上的错觉,但现在好的投资项目确实太少了。
温州投资商陈先生:“我们为什么现在一直在搞煤矿,因为其他方面的门路也不是怎么宽的。”
据温州银监局的保守估算,截止2004年年底仅在温州本地的民间资本就至少有3000亿元人民币,除了传统的在全国各地的流通领域投资,目前,温州人的投资地图已经扩充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和地区,无论是山西、内蒙的煤炭投资;还是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水电投资;上海、江苏等地的教育投资,甚至在新疆的棉田、油田都可以见到温州资本的身影。
主持人张冬:一些统计资料和课题研究显示,如果加上温州流向各地的资本,温州民间游资绝不仅仅是3000亿元。资本追逐利润,这本来就是市场规律,可怎么到了温州人那里,财富就成了洪水猛兽?刚才片子里温州人抱怨说好的投资项目太少,所以资金难免扎堆儿,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温州的民间投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而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也许是每个想投资赚钱的百姓都会遇到的,只不过因为温州人先走一步,所以先遇到了。
温州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由于地少人多,从宋朝开始就有相当多的温州人选择外出谋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大多从事的是弹棉花、修鞋匠等最苦最累,当地人又不愿意干的职业,而这也正是温州人原始积累的第一步。1980年代初,凭借手工业发达的优势,温州家庭作坊开始兴起,服装、鞋帽、编织袋、打火机,只要能赚钱的就有温州人在做。到1990年代初,温州民间资本已经高达300亿元。随后的十年间,当地民间资本继续迅速扩张,但从1996年人民银行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起,温州巨额资金也开始外流,寻找回报率更高的机会。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唐海滨:“我们曾经在温州做过一个调查,对温州的个体户就是中等水平的个体户做过调查,十户中他们共有的资产五千五百多万,这五千五百多万,他们有三分之一投资生产,三分之一用来买房或者是汽车的消费,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就是现金。那么这个现金当中只有14%是存在银行里,其余都放在家里,随时准备投资的。”
据统计,目前800万温州人中有200多万人常年在外经商,一旦发现好的投资机会,这200万人就会带动整个800万温州人跟进。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大家一块儿去买房子,大家一块儿去买煤窑,大家一块儿去投资汽车,其实是因为什么,温州人彼此之间非常团结,非常团结的这个现象在投资上就是扎堆。”
扎堆投资的温州人,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组织——温州商会,据记载,温州商会最早出现在1906而“开通商情”帮助各地温州人互通投资信息,直到今天仍然是全国132家温州商会所秉承的宗旨。
温州投资者张仲:“每个商会都有信息部,专门无偿的为商人提供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然而也正是由于温州人比较抱团的特点,造成了温州商会相对封闭,温州商人给人留下了过于神秘的印象。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会对当地来说带来一些他们可能,当地不太喜欢的一些行为,温州的商会需要注意这个现象,假如说别人都误以为他们都在炒,那对这个地方的信誉来说是不利的。”
不少专家指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缺乏沟通,是目前我国民间商会组织的通病。一方面商会组织要积极开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各级商会进行投资辅导,避免一哄而起的投机现象发生。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我记得杭州市的市长就讲过那么一句话,他说这个,比如说你开一家餐馆,有人到你这儿来吃饭,你是很欢迎的,某一天突然来一大帮人到你这个餐馆来吃饭,你为什么不欢迎,你没有理由啊,当地政府可能也要注意他有一种引导和调控,也要更多的跟投资者有一些沟通。”
全国工商联研究部主任唐海滨博士:“一年就增加七八千亿这样大的老百姓的投资热情,相当于或者超过了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也就是外商的投资,那么外资的投资,我们国家有产业投资目录,那么中国老百姓这么多的民间投资,民间的资金我们政府没有民间投资的指引,老百姓没有这个一定的管道和渠道或者信息的来源,知道往哪个方向来投。”
采访中,北京浙江商会的黄岳川说比如石油领域,国家只放开了成品油流通市场,而且最近新出台的政策征求意见稿,再次抬高了进入门槛,而对石油开采国家还不允许民间资本参与,现在一些温州人在新疆参与采油探油,也都是在打政策擦边球。
北京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黄岳川:“但是我想优惠政策有了,不一定就有好的项目。”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能源领域实际上我们一般是不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的,包括石油,包括能源,非常积极的想进入,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领域过去是没有民营资本的,没有民营资本意味着这里面有非常丰厚的垄断的利润,你说他不投资这个领域他投资什么领域,所以这里面跟这个多多少少有关系。”
对于怎样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一些专家建议,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创办“两合公司”,解决民间投资商手里有钱,但知识面不够的矛盾,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他们原本不敢涉足的高新技术、军工等领域。
全国工商联研究部主任唐海滨:“但是现在法律没有这种两合公司,根据国家的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地区政府创办类似这样一种形态,就是一种有钱人和有知识的人的一种结合,这种情况在国外是非常成功的。”
主持人张冬:河水、雨水本身并不会形成灾害,之所以会发生洪水,是因为没有渠道,来不及疏导。金钱也一样,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你不给它提供流动渠道,任由它自寻出路,那它在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也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和问题。温州人的财富故事已经由童话时代转向了技术时代,但是他们在寻找财富的路上走得并不轻松,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关于民间投资的思考,同样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