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非典”成为大酒店的“分水岭”
作为杭州知名的大酒店,“阳光”系列酒店在杭州餐饮界影响力不小,然而由于面积过大,它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杭州阳光餐饮公司经理王翔告诉记者,大酒店的发展以2003年的“非典”时期为分界线,从1996年到2003年,其发展一直如火如荼,而“非典”以后,人们开始习惯于选择小型餐厅就餐,加上2003年精致餐厅开始进驻,大酒店的竞争空间受到了挤压。
“这是餐饮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如果再不瘦身,必将面临倒闭的危机。”王翔认为,“酒店的发展空间最好控制在3000多平方米以内,面积太大,成本就很高,尤其是在租金上。”
看看“阳光”的瘦身之路:“阳光天地”从6000多平方米缩小到3000多平方米,“好阳光”从6000多平方米缩小到4000多平方米,取消了15个包厢。租金压力由此减少一半,店堂里看起来也不会有空荡荡的感觉,反而显得人气很旺。目前“金色阳光”也正在计划瘦身。
特色精致餐厅分流客源
小的火了,大的衰了?这个现象是否存在,目前业内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消费心理的成熟,消费者已经开始分流,不管是高雅的、大众的、商务的,还是休闲的,不同的餐饮店都能找到不同的消费者,而餐饮格局的转变必然是顺消费者需求而变。
客源大分流为小店异军突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早先的“玉玲珑”、“粤浙会”、“江南红楼”,到最近走红的“西湖春天”、“暗香”,消费群不断细化,消费层次也在提升,部分追求优雅娴静用餐环境的杭州“小资”一族,以及经常穿梭各大酒店进行商务谈判的老板们,已成为杭州精致餐厅成长的社会基础。
餐饮店的增多让大家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高银街、古墩路、马塍路、保叔路等特色街四面开花,也使食客不必为享受一顿美食而跑远路。“以前杭城的名酒店屈指可数,没有区域性,吃顿饭都是慕名从城东赶到城西,现在店多了,而且很多个性餐馆都就近开在居民区附近。顾客选择余地一大,分摊后的单店营业额势必会下降。”杭州阳光餐饮公司经理王翔认为,杭州餐饮由一家或几家独霸天下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正呈多足鼎立局面。
大型餐馆是否已经过时?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杭州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势头好,又是风景旅游城市,大型宴会较多,因此对大型餐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不少经营者反映,大店还有自身的规模优势。连锁经营、批量采购、原材料成本低;大店的菜点风格多样,消费者选择余地大,竞争力仍然存在。杭州需要航母式的大酒店。但对这样的中型城市来说,数量不能过多,十多家就够了,否则酒店过剩的竞争状态,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处于亏损。
中式快餐是发展主流吗?
近几年,“九佰碗”、“千食客”、“蓝与白”等快餐品牌不断涌现。中式快餐是不是现今餐饮业发展的主流?
“以大众消费为主的中式快餐店的目标客户群与酒店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两者走的是不同的路,不存在大的竞争。”杭州千食客连锁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韬告诉记者,中式快餐讲究价廉、实惠和方便,多选择在离居民区或写字楼较近的地方,其目标客户群是普通大众。中式快餐永远有自己的发展方式,但称不上是主流。
精致餐厅会过度竞争吗?
虽然说个性中小餐厅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期,但也有部分店的生意已开始萧条起来。“其实,和很多新兴行业一样,杭州精致餐厅消费群的培养还跟不上餐厅的发展速度,这也预示着,餐厅数量增长过快极有可能导致无序竞争。由于目前杭州的精致餐厅大多数还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共识,这将直接威胁精致餐厅的生存。”有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