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实习岗位,实在不易
张小科是浙江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她想抓住最后一个暑假实习一下,积累点工作经验,为一年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在学校组织的实习招聘会上,她向某市政府部门投了简历,自认为凭借自己过硬的中文功底和在媒体实习过的经历,竞争一个文秘岗位应该没问题,但没想到被当场拒绝。对方说,他们要招的是一名男生。
碰壁后,她又转向企业寻找机会,可没想到还是碰壁。多数企业表示,不欢迎短期实习生,希望实习期起码在半年以上,可暑假满打满算就两个月时间。她最终还是无果而返。
有着相同经历的学生并非少数。浙大三年级学生吴明军学的是管理专业,暑假还没到,他就去杭州一家酒店“推销”自己,但酒店人事部门告诉他,他们只要杭州本地人。
浙江理工大学团委书记杜兰晓说: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单位确实比较困难,许多学生都有被拒绝的经历。
接纳大学生实习,是社会应尽的职责
大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他们主动融入社会、锻炼才干的好机会。好事为什么多磨?团省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在没有熟人介绍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拒绝,是目前存在的较普遍现象。当然,不少大学生找实习单位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他说,找实习岗位,其实跟找工作有相似之处,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不考虑用人单位特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接纳大学生实习,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应该说是全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目前有些企业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导陈劲说:“用人单位应把要求实习的大学生看作公司未来的员工、顾客和合作伙伴,从战略的高度为公司的未来发展作人才储备。”他说,对接收大学生实习,欧美国家的一些企业大都不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而是看到大学生的到来能为企业带来新思想、新观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
实习难,需引起更多关注
经多方采访,我们发现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有些高校在放假前举行了实习推介会,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起实习的桥梁。7月初,浙江理工大学举办了暑期实践招聘会,受到非毕业班学生的欢迎。
7月5日下午,杭州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计量学院签定双方携手共建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该公司为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提供必要的实习经费,为学生提供两万个工作日的实习机会,长期提供实习及相关技能培训。目前,到该企业实习的大学生有12人,另有40人参加了企业的远程实习。企业经营者李郁丰认为,这样做可以让未来的员工提前熟悉企业。(浙江日报杭州7月13日讯)
短评
给大学生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他们急于锻炼自己,希望在毕业时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人,被用人单位接纳。这说明他们的思想正日趋成熟。而当他们希望利用假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时,却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这对他们无异于浇了一盆冷水。
经常听到刚刚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单位抱怨新人的种种不如意。但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热情接待过大学生的实习?聪明的企业正像杭州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样,不仅给大学生机会,也给了自己机会——一个挑选潜在人才的机会,一个发展壮大自身的机会,一个培养未来合作伙伴的机会。
当然,为了让大学生多得到一些实践的机会,学校在实习管理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落实实习单位时,学校应出面联系,以增加学生被实习单位接纳的机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到处“找关系”联系实习单位。
谁不曾经历过跨入社会的第一步?谁不是战战兢兢对待手上的第一份任务?经验,或者教训,都是走向成才之路的磨练。一个机会,也许能改变一个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关爱大学生,从给一个实习机会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