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7月17日晚7:30~9:00主讲人:美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吴京
主题:郑和下西洋的文化解读
我为啥对郑和产生兴趣
我是学物理海洋学的,我首先想谈谈我这个做科学的人,是怎么介入到这个历史话题中来的。
我小时候梦想当海军。我是在南京出生在南京读书的,初二才去台湾。在我念小学六年级和初一的时候,我和一些小朋友挤在长江边上,看海军接收8条美国军舰回来,当时心里就想:哇,当海军肯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三四年前有一天,我在台湾,那时在台湾还能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画面上出现了中国大陆的一艘军舰停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舰长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靠近6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来过这里,今天再来,我觉得无限骄傲。”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听到这句话,都会想到——郑和。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他才35岁,是在明成祖的时候。这里有一些数据:
1405年郑和第一次远航,有62艘船,27870人;1408年第二次远航,有249艘船;1412年第三次远航,有48艘船,27000人;1416年第四次远航,有63艘船,28500人;1421年第五次远航,有63艘船;1424年第六次远航;1430年第七次远航,300艘船,27550人。
在查到这组数字之前,有一个故事,我不得不说。那时,我去了美国,在美国碰到了一位退休的美国海军将官,他也是我的朋友。他问我:“你最近在忙什么?”他知道我当时已经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了,关心我,所以有这样一问。我告诉他:“我在忙郑和的事情。”我讲完了以后,马上想给他解释谁是郑和,你知道他讲什么吗?他说:“郑和将军,我知道他很清楚。”他讲完后,我是非常非常怀疑他是怎么知道的,他马上告诉我,在美国海军学校教材里有郑和。大概我听了有很奇怪的表情,他就跟我讲:“难道你不认为,600年前带了300艘船、28000人的舰队出去,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吗?”他跟我讲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一个中国人站在一个美国人的面前,竟然不晓得这些数字,这是多难过的一件事情。后来查了一下资料,的确有这些数据,300艘船、28000人,这真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
1405年7月11日,是郑和第一次接圣旨出海的日子,所以,我们把7月11日定为航海日。开始我觉得为什么是7月11日,不是一个我们中国人听起来比较顺的日子?后来查了资料,结果这一天是阴历六月十五,好日子。
在明朝的时候,还没有阳历,不过,把它换算成阳历的话,那一年是7月11日。我自己做这件事,还有一个好玩的事情,那一天,正好是我太太的生日,大概命中注定我要做这件事情——弘扬郑和精神。
郑和到底有多伟大
明朝的时候,全国人口总共只有5700万,但我们的舰队要派出28000人,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情。我和那位美国将官对话的时候表情大概一直很怪异,他好像觉得我不很相信郑和真有那么伟大。他跟我说,你回去以后,在饭桌上,不管用什么方式把300艘船排出来,你看看到底有多壮观。300艘船在海上航行,不是300辆汽车停在停车场,可以一辆紧挨着一辆,它们中间是要有一定的距离的。后来台湾的一家杂志社画了一张这样的图,真是不得了,300艘帆船航行在海上,郑和船队犹如一只巨型飞燕,航行于南海与印度洋之间,为中国历史写下了一首壮阔的史诗。美国的《时代》杂志出了一个专刊,专刊的标题是《就要建立有震撼性的舰队》。我们把郑和航海与其他航海家来比较一下:郑和航海是1405年到1433年,哥伦布1492年,达珈玛1498年,麦哲伦1521年;他们的船只是三四五艘的规模,我们的船只从40艘到317艘;我们有28000人,他们从90人到265人。现在,在美国的教科书里头,已经放进去了这个内容,比较郑和的船跟哥伦布的船,要让美国孩子看看,其他地方的文明是怎么在发展的。
强大的和平之旅
郑和从南京启航,经浙江,在福建“等风”,因为要等到东北季节风来了以后再走;然后再到东南亚的附近,转向西,穿过印度洋到非洲的东岸,但没有到好望角。在以前,有说郑和下西洋的,有说郑和下南洋的,这是因为在古时候,如今的东南亚一带都称为西洋。我是搞科学的,我把这个说法改了一下,叫“郑和下南洋出西洋”,可能现在的小孩子们会好理解一点。
在美国,郑和下西洋最开始引起人家注意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位编辑花了两年时间在国会图书馆写成的,这本书台湾已经有翻译本,书名直接翻译过来是《当中国称霸海上》。通常我都建议大家看原文版的书,但惟有这本书,我建议大家看翻译本,因为书中的很多资料是从中文翻译过去的,所以原文应该是中文。况且这本书中间还有一些地方是翻译错了。你们看,封面上的郑和一把大胡子,哈哈,大家都知道郑和是宦官,中译本就改过来了。
剑桥大学的李约瑟教授写了很多科技文明的东西,他是这么讲郑和的: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外国人也经常讲郑和的事——“Mightybutpeaceful”,强而有力但却是和平的。
郑和的现实意义
晚清以来,西方对中华民族的批评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其实中华民族曾有过光荣的航海成就,对海洋文化有过杰出的贡献,庆祝郑和远航,可以建立国人的信心,引领华人全面走向世界,以实现21世纪赋予中华民族的激情。郑和七次远航率领庞大的船队及人员,造访40多个国家,但并没有使邻国感受到威胁,纯属敦睦邦交的和平之旅,庆祝郑和远航,可以宣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打破近年来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迷障。
除了宝船船型大小及船队航行路线之外,郑和七下西洋引发的讨论还有:
郑和七航的动机?包括是否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是篡了他侄儿的位当上皇帝的,他怀疑建文帝逃到了东南亚地区,所以派郑和去查找他的下落。
是否有好大喜功浪费公款的因素?派了这么多人去,耗费了很多金钱,并没有什么经济利益。
为什么骤然中止并关闭?这事发生在1433年。搞经济的人一般认为,中国闭关锁国就从1433年开始,直到1985年,一共500多年。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领先世界的科技思维
郑和七航有丰盛的科技一面。我们现在讲做任何研究都要结合科技人文,把这些科技问题研究好了之后,说不定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更深入地研究当时的历史事实。
上海交通大学的辛元欧教授提出了“中国古船的八大奥秘”,其中提到中国的造船业比西方先进了一两千年,这是因为我们发明了很多部件:一个是“竹节与水密舱壁”,如果没有水密舱,船舱一进水船就会下沉,水密舱就意味着一个舱进水而船不会沉掉。当时西方没有水密舱大概是因为西方没有竹子,竹子每一节都是水密舱。还有就是“蹼足水鸟与中国古船型”。我们说,西方的造船以前比我们落后,是因为西方人造船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鱼,鱼其实不是“船”,鱼是“潜水艇”。我们中国人造船的时候想到的是鸭子,鸭子才是船。西方的船没有“橹”,橹是我们在船尾可以摇来摇去的,是螺旋桨的前身。
广州出土的秦朝造船的轨道,很科学,船在轨道上造好之后绳子砍断就直接滑进水里;汉朝的船模型的样子已经和现代的船很相似;宋代的船,平衡翼已经有了。据记载郑和的宝船,长144公尺,宽56公尺,9个桅杆,12个帆。太伟大了,我自己也怀疑这个船有没有真的这么大。这个船是在现在的南京龙江造船厂造出来的。古时候造船先要挖个沟,抽掉水造船,造出来后,水引进来,船就漂出去了。这个造船厂造船水沟遗址有500米长,60米宽。
中华造船科技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但是600年前没有钢材,船在海里不像火柴盒浮在水池里,它一定要靠钢架承受各种力量,郑和宝船超过144公尺长,超过1万吨的排水量,这是怎样实现的?值得历史学家和造船专家共同探讨。
郑和航海的管理之谜
郑和航海的图,跟我们今天看的地图不太一样,它是以自己为中心顺江而下的时候,一路画出来。
我们知道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海上用的是“水浮指南针”:一个指南针,用灯芯漂在水上面。
郑和出洋,他有所谓的“过洋牵星图”。船长有四方的星图,譬如,看北面海平面以上多少个手指头宽的地方,星的分布;再看东边,再看南、北。靠一张一张的牵星图,带着船队一步一步往前走。
郑和船队可能在海上孵豆芽。28000人,经年在海上吃什么?怎么取得蔬菜、水果、肉类?没有蔬菜水果补给,人会缺乏维生素C,缺少维生素C会导致人得败血症。郑和他们又是怎样避免败血症的?很值得研究。因为哥伦布和达珈玛在航海时,船上很多水手得了败血症。
很好玩的是,我有一次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讲演,附近有医疗机构的人来听。一个华人医生听了后来找我探讨,他说吃豆芽能防败血症,我们中国人在公元973年就晓得怎样孵豆芽,郑和可能是在船上孵豆芽的。
郑和在船上的人员管理。很多人的印象是,管理科学是从西方传到东方的。事实上,郑和的时候管理科学是不得了的。300艘船,包括水船、坐船、马船、粮船、战船,人员也包括户部郎中、礼部郎中、翻译官、阴阳官。那个时候没有码头、吊车,船队是怎样管理的?他们从策划造船、全国取料招工、招募及训练出海大军、建立商务团队及购运商品,以及不容许有任何差错的航向未知,那时候海图是不完整的。
我那个美国海军朋友更是这样对我说,即使今天,他所了解到的最大的商务船队,也就是郑和的船队。
还有“航向未知”的问题。这里提一件事情,我上次在哈佛演讲,一个人说郑和的路线是别人走过的。我就跟他说,你知道,我们开车出去,路不熟的话,可以不断地停下来问路。可是,你带着300辆车子的车队,还可能不断停下来问路吗?单船航行是一回事,300艘的船队就是另外一回事。我曾经请教过海员,他认为如果他带这么庞大一个船队出去,一定会先派船出去探路,记录下来后船队再走。
郑和航海甚至可以与美国登月相媲美,都是航向未知。庞大船队在海上的统御与沿途补给,是非凡的管理成就,值得我们深深探索。
《纽约时报》的假设
2001年3月我在曼谷亚洲海洋学会做了一个大会主题演讲“历史上的一课——郑和”,我引用了《纽约时报》一篇报道。这个记者获得过普利策奖,他专门到非洲去,探寻郑和到底有没有到非洲。他去查证后确定郑和到过,但是为什么没有继续到美洲?他在报道中说:“约早哥伦布百年前,郑和率300船,28000人舰队,到了非洲,可以轻易前往美洲,但折回。怎么发生的?”里面提到了一句话,中国人都很熟悉,说郑和回来大概是因为孔夫子的教诲:父母在,不远行。跟着他写道:“假设中国更进取,假设当时中国的贸易手段步伐跟上了郑和的脚步,亚洲极可能影响非洲及欧洲,中国人极可能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东非、太平洋诸岛甚至美国……”他最后讲了一句话,“假设郑和前行,《纽约时报》应该是中文的!”
我演讲是用英文的,我说:“600年前,亚洲人误掉了对人类文明作出较多贡献的机会,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庆祝郑和远航。”我还在会上提议,重建一个郑和宝船,组一个船队,重走郑和的路线,但不停在非洲的东岸,而要绕过好望角去欧洲、到美洲,再从太平洋回来;在上海、高雄、香港举办世界海洋博览会,以祈求和平,保护海洋为主题。
我讲完这一番话后,全场起立,为我鼓掌,从那以后,我就“骑虎难下”了,在推动全球同庆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活动了。
后来,很多国外的朋友对我说,“郑和不仅仅是中国的成就,也是世界的成就!”我就意识到,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宣扬郑和精神,也要发动世界的力量来做。
再造“郑和1号”
在第一次国际纪念郑和会议上,我们设想,重新造一个郑和宝船。哥伦布船队旗舰“圣玛利亚”于1963年重建,船长31公尺,排水量148吨。我们倡议首建“郑和1号”,约60公尺长,然后再造2号船、3号船,一步步接近郑和的宝船。
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提出合作,两岸大学跨海合作,仿建郑和古船,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
我和台湾海洋大学的校长一起,到了南京的郑和纪念馆。郑和纪念馆是邓小平提出纪念郑和之后于1985年建立的。可是,因为后来缺乏经费的支持,已经关闭了,这是很遗憾的事情。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一个郑和的纪念馆,建得比我们的纪念馆虽然小些,但是开门的,说明他们非常重视郑和,也值得我们检讨。
今年1月27日,美国造船及海事工程学会找我去演讲郑和。他们很想知道,那么大一艘木船,没有钢的结构,有没有可能造出来。我在美国讲完之后,中国台湾的造船学会也来找我,后来,中国大陆的造船学会也来找我演讲。
在西班牙,你随便问一个人哥伦布的故事,他可以滔滔不绝地和你讲很多,可是,你问一个中国人关于郑和的事,可能除了七下西洋这几个字,就没什么东西了。
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到世界各地建立纪念郑和的学会,我在北美马里兰大学讲演,渐渐发现,讲郑和就是想发扬中华文化,因为郑和精神代表的就是中国的精神。
后来有一次我在芝加哥讲演,因为芝加哥是个政治背景很复杂的地方,我就讲了这样一番话:让我们随着“郑和号”一起出航。省思郑和七航,振兴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