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件刚赶制好的多彩民族服饰一字儿挂在墙上;五六位裁缝师傅低着头,聚精会神地忙着缝纫;年轻的老板娘黄金美忙前忙后为裁缝师傅递布料、找彩带。近日,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的建设路上,一家小小的“金美服装设计室”生意十分闹猛。她们正夜以继日为今年10月举行的2005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开幕式演出作准备,紧张缝制500套款式各异的畲族服饰。
在景宁,像“金美服装设计室”这样专业做民族服饰的服装店还有五六家,生意均红红火火。
近年来,景宁十分重视挖掘、保护和弘扬畲族文化,坚持以畲族风情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畲族演艺业、工艺业、服饰业、饮食业、会展业、畲药业为主的文化产业,一个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做一次畲家人,真真切切地感受一番畲乡文化和绿色生态的魅力。”这是许多都市游客向往体验的民俗旅游。
素有“浙江西双版纳”美称的景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根据畲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将民族生产生活习俗保存得较为完好、生态优越的古村落建成景区。挖掘整理畲族原汁原味的婚俗活动,精心包装成婚俗表演,并推出彩带、草鞋、篾竹、民族工艺品等手工艺表演,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传统的畲乡文化。
据统计,去年一年,到景宁观光畲族风情的游客就达2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4亿元,占全县经济总收入的10%。
抢救和弘扬畲族民间艺术是景宁构筑畲族文化生态体系的另一个重头戏。53岁的县文管会主任王景生带着几位文物管理干部,坚持8年,在全县各地搜寻抢救1100多件畲族文物遗物。民族服饰、畲族祖图、猎神、刺绣、木雕、族谱等许多即将失传的畲族物品,都在这些文物管理干部的抢救下得以妥善保存。政府组织的文艺队伍,在4年间,搜集整理畲族文化遗产等文字资料230多万字,编撰出《景宁民间文学三大集成》;浙江畲族民间艺术团的雷森根还借鉴畲民祭祖风俗,创作出《木拍灵刀舞》,获得了省鼓乐舞蹈大赛金奖;英川镇民众则自发抢救失传多年的地方剧种“英川菇民戏”;一批畲医在钻研记录流传的畲家特色祖传方剂……
如今,这些生长在民间沃野上的畲族文化在政府和民众共同推动发展下,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县委、县政府每年定期举办畲乡文化节、风情节,
“三月三”歌会,不断扩大畲族文化交流,举行少数民族体育传统项目选拔赛,继承发扬璀璨的民族体育文化。大型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曾先后两次进京参加演出。改制后的浙江畲族民间艺术团先后到国内20多个大中小城市参加演出,创作的《畲寨夏夜》、《木拍灵刀舞》屡获省、市大奖。去年,景宁畲族演艺业的营业收入就达180万元。编织工艺业从无到有,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畲族妇女蓝延兰编织的畲族彩带曾在浙江民间艺术展上获得特别金奖。
为了实现畲族文化的代代传承,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民族中学,还把畲族人民的劳动行为进行提炼,编成体育项目和体育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去。“操石磉”、“打篾球”、“爬竹杠”、“赶野猪”等一批具有浓郁畲族特色的体育竞技项目开始在景宁民族中学的校园中流行。该校还成立畲族文化研究中心,《畲族校本课程开发》等多项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畲族文化研究空前繁荣。
目前,景宁已经把民族文化强县建设直接扩展到了广大乡村基层,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导的、与民俗旅游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产业正在农村广泛兴起。畲族博物馆、畲族文化广场、畲族民居建筑群等都在规划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