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历时十年,投资上千万元建成一座雕塑公园,却实行永久性免费开放——
我趺坐礁上,棕褐色的礁石们静寂地盯着我这位统帅他们的“总督”。期待?疑惑?还是无言的臣服?浪花吮吸着礁岩,盐花渍浸卵石。大吴风、剑麻和倔强的海桐相拥成团,岛上如同禅述般地空寂。莲花洋依然一日两度潮,自来自去。(朱仁民)
对于朱仁民,很多舟山人并不陌生。他是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外孙,7岁随父母从杭州到舟山,从此成为了一名地道的舟山人。捕鱼、打铁、教书到游泳池救生员、舞台设计、美术干部,40余年,他的足迹踏遍了舟山群岛,凭着超乎常人的艺术悟性和对事业的孜孜追求,终究成为国内外闻名的艺术大家。
十几年前,朱仁民离开舟山到杭州工作,一度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近年来,更多的舟山人知道朱仁民,是通过他的作品——建在普陀莲花岛上的海洋雕塑公园。1996年,他购买了该岛使用权,投资上千万元建设海洋雕塑公园。如今,公园初步建成,他又做出惊人之举——将该公园永久免费开放。此举,引发几多议论。
海上奇观
莲花岛原名菜花山,原是莲花洋中的一座小小孤岛,隔着莲花洋,不远处就是普陀山。
去过莲花岛的人相信不会忘记,岛上那一尊尊千姿百态、各具情态的罗汉,放置在开阔的海面上,如若海上“兵马俑”;不会忘记岛上那个青铜浇铸的慧锷,百尊观音组成的佛塔;不会忘记那个供国内外贫困又有才气的艺术家免费宿食、创作的场所“国际艺术家工作室”;不会忘记那自然与人工建设的和谐,由毛块石铺砌的古朴道路,黄铜制的罗汉们自由自在地由墙间遁入化出……
去过莲花岛的人自然也深知,那座小岛倾注了朱仁民的心与血。1996年,他获得了菜花山小岛的使用权,并命名为莲花岛,自号“莲花洋人”。10年磨一剑,从策划、投资、规划、景观、建筑、雕塑,如此庞大的大地艺术作品全由他一个人独立完成。他将一笔笔卖画和设计所得尽倾小岛,为民众建立一道旅游观赏的海上艺术风景线,而自己却至今睡在工作室。
如今,莲花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几乎所有到过该岛的游客都难以忘却,在海洋雕塑公园的入口处,那块黑色花岗石碑上刻下的“永久免费观光”六字。
另类想法
投入是为了有所回报。放眼四周,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有很多的艺术品、艺术馆成为旅游景点,而随之收取门票费,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而朱仁民花费半生的积蓄建成这样一道海上艺术风景线,却实行“永久免费观光”,他到底在想什么?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朱仁民本人。
他说,他希望如同圣西门、傅立叶一样,在一块悬水岛上去实现他的人文思想和艺术观念,建成免费开放的大地艺术作品。这是一件纯自然主义的大地艺术作品,能够体现他的人生价值、人文意识和艺术思考。
此生无悔
10年了,在小岛上,朱仁民投资了1000万元,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起了一座座民众乐于接受的大自然图像,更将他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留在了小岛。
正如他自己所说:当第一期工程收工的那天,我显然看到了这些替我说话的建筑们雕塑们,在那里维护着自然,回归着自然,在功能和理念之间,在努力地平衡着,实在得很,它们几乎没有碰撞过岛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保持着礁岸间土生土长的生物形态,向着大海,向着自然作了个谦逊敬礼——这不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吗?
曲折的人生轨迹铸就了“莲花洋人”朱仁民至真至挚、坚定不移的性格,正如他对自我人生的评价:当我跨越艰辛,站在人生的高地上回望,我有资格微笑,属于那种勇敢纯粹的人类!
链接:朱仁民——中国的米开朗基罗
一位意大利记者的评述:
“他从大师家中走出,深深地沉入大海几十年。超乎寻常的艺术追求、生活磨难以及他高度的艺术悟性,使他的作品在中国艺坛上显得格外神秘、独立、豪迈、精湛。同时我们在其文学、禅宗、建筑、景观、绘画、雕塑等姐妹艺术作品中看到他那全方位的造诣、修养和自信。他身在艺术圈却远离世俗的纷争,默默地做着一件件撼动人心的作品……”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如是评价朱仁民。
他叫朱仁民,4岁习画,10岁获全市美术展览一等奖,20岁发表了大量的连环画、中国画,30岁获中央文化部众多的荣誉奖励,40岁获国际大奖。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画坛尚不知在东海偏远的小岛上有一个叫朱仁民的艺术家正在游泳池中淋漓尽致地创作心灵的图像。这是一幅300米×3米堪称中国画巨幅之最的宏幅巨制《大道·海天篇》。作品描写了大海从平静到白浪滔天又归复平静的起伏过程,犹如交响乐般由一段段的乐章组成。面对传统中国绘画缺乏对大海描写的技法,朱仁民将西方的光感、层次自然地糅合在传统笔墨之中,横冲竖泼、无法无度,将自己对人生、大海的感受凝制在作品之中。直至在创作中跌下致瘫,入普陀山隐秀庵病瘫五年有余。绝望和苦难紧紧缠着他度过了他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的“水墨运动”席卷大江南北时,他却静静地瘫痪在山顶破庙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当他奇迹般地康复拄杖下山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辗转于海内外讲学、办展,并开创了在中国尚未兴起的景观建筑设计行业。这一行业为朱仁民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他凭借自己的艺术悟性和文化,“一悟直臻如来地”。十余年来,他穿着一双大头皮靴,从城市到山林,从沙漠到海岛,走遍了大江南北,创作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景观、建筑、雕塑作品。他从出任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到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主持设计了普陀海洋雕塑公园、宁夏金水园黄河文化度假区、银川鸣翠湖生态旅游区、湖州浮霞郡水乡旅游度假区、绍兴市民广场景观、弘一法师纪念馆景观、杭州—千岛湖景观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国内著名的特大型景观、建筑设计,很快成为一名在国内文化艺术上独到的著名景观艺术设计大家。
这时候朱仁民力图将几十年来创作的《大道·海天篇》和景观建筑设计融于大地艺术之中。1996年他如愿以偿购买了东海普陀山边上莲花岛的使用权,开始实施他的“乌托邦”大海艺术构建计划。这是一个从投资策划、设计建造全由朱仁民独立一人完成的中国最大的大地艺术作品,整个小岛的艺术创作囊括了禅宗、哲学、民俗、建筑、绘画、雕塑、景观、园林等全方位的艺术手段和修养。由此朱仁民闯入了一个欢乐和苦难并存、杀机和希望俱在、卑微和伟大同行的“行为艺术”之中。他想在这一小岛上抖露出他全部的精神、力量、风尚和悟性。他想检验自己这辈子所迸发出来的全部能力和能量。他认为目前的中国文化人不缺智慧,不缺金钱,缺少的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一种天下意识和奉献精神。他认为禅宗和艺术是永远不可剥离的孪生兄弟,世界上所有永恒的艺术品和禅宗一样永远是民众免费共享的精神粮食。他也认为生态和文脉是这世界上一切作品和构建物的先决条件,他企望在这一小岛上高扬起心中的大旗,使它成为自己这些思想的载体和代言。
朱仁民以他十年风口浪尖的跌打腾挪,印证了“有志者事竟成”。十年后的今天,朱仁民将“永久免费观光”的几个大字镌刻在岛上的入口滩石上,莲花岛开始向民众永久免费开放。这一工程当年即被评为浙江省建筑装饰最高奖,被当地政府誉为海岛旅游建设工程的生态文脉典范。
朱仁民以其旺盛的精力,在艺术长河中不断探索。他在百米长卷上挥洒自如,也在咫尺小品上惨淡经营,他的精神、悟性及其所涉及的文学、诗歌、书法、绘画、雕塑、景观、建筑各门类的创造力均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业界人士尊称他为“中国的米开朗基罗”。
(本文作者系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资深记者)作者:玛丽娜·比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