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亏损616万到盈利4850万———浙江省直机关后勤经济“由乱到治”的调查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嬗变:浙江省直机关后勤经济从去年3月全系统亏损616万元,到去年底实现利润4850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名列全国省级机关后勤经济前茅;今年以来又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浙江省直机关后勤经济是如何从“崩溃的边缘”走出的?这一“由乱到治”的嬗变是如何完成的?
新班子面临资金链要断的巨大财务风险
胡本亮在就任浙江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后就得了失眠症。“看到银行利息往上跳,我整夜睡不着。一天20多万元的利息,一年就是7579万元!”胡本亮说这番话时,台下干部一片肃静。这是2004年4月8日,胡本亮到任后的第28天,面对全局机关干部大会的即席讲话。
形势险峻!用这4个字形容其时的浙江省直机关后勤经营系统是恰如其分的。浙江省审计厅审计表明,到2004年3月,该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面临资金链要断的巨大财务风险:下属17个经营单位资产负债达19亿元,平均负债率高达87.9%;有的经营单位负债率甚至高达98%。去年1至3月,局属17个经营单位有13个亏损。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当机立断,对该局领导班子作了调整。临危受命的胡本亮与新班子立下“军令状”,发誓要打一个翻身仗。
通过全面整顿经营秩序化解经营风险
新班子多次研究对策后,首先采取了一系列果断举措整顿过去混乱的经营秩序。调查表明,浙江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属的经营单位在投资、合作、联营兴办实体方面比较混乱,存在投资无回报、管理失控、审批不规范等严重问题。这是一串令人惊心的数据:这些下属单位共投资9500万元办了50个子公司,其中只有19个略有盈利,其他都亏损或没有效益;与原始投资额相比,短短两年内已减值3000多万元。
耐人寻味的是,在50个子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是同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合资。其中很多既不是有实力的企业,也不是经营高手。有个别项目,竟为老板垫资3683万元。胡本亮在全局干部大会上毫不隐讳地说,不少子公司“是藏污纳垢、跑冒滴漏的地方,是洗钱与公款消费埋单的地方,是吸附在我局身上的毒瘤”。最后,26家子公司被确定为清理对象。
清理对象中,首当其冲的是投资在厦门的一家子公司。2003年5月,在没有经过管理局集体研究的情况下,该局下属的后勤中心汇出1.5亿元与厦门某公司合作开发一房地产项目。这1.5亿元随后即被该公司用于还债。双方合作开发的地块也早已被厦门法院查封。鉴于这家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新任班子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组成工作组最终追回了这笔巨额资金。
通过清理问题公司,转让一些不良项目,追讨巨额债务及被垫资占用的投资款,管理局在短期内回笼了大量资金,归还了银行贷款12.28亿元,债务减少78%,化解了财务风险。
整顿干部队伍激发管理层的活力
在整顿经营秩序的同时,新班子着手整顿干部队伍。干部违规入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据调查,至去年初,在投资、合作、联营中,管理局下属9个经营单位的10名领导干部存在个人参股承包的问题,总出资额为245万元,违反了中纪委有关规定。如一家下属公司的原总经理,以其母亲的名义入股本公司投资的一房地产开发项目(注册资金1000万元,当时测算利润1.5亿元),占有30%股份。该项目地价投资3.3亿元,均由后勤房产公司和其他股东筹集,个人持股者却没有按出资比例分担义务和风险。
“谁能干事、干成事,就让谁上。”新班子一方面纠正干部违规入股问题,一方面又调整了一批干部。从“一把手”位置上下来的干部中,有的曾在总经理位置上干了18年,但企业没有多少起色;有的当老总7年,企业连亏7年。“没有经济效益,讲空头政治,讲再漂亮的话,都是没用的,都不能当饭吃。”一位新提拔的经营单位负责人援引管理局领导的话对记者说,“就是要在效益面前论英雄、论本事才行。”
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孙跃进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感、危机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管理局又出台了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利润总额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考核设基本年薪、效益奖励、经营优胜单位奖励、特别贡献奖等,对完成指标的单位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对未完成指标的单位实施奖金福利倒扣。
“这叫‘不交票子交帽子,交了票子奖票子’。”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干部群众用这句通俗的话评价管理局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变化,几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最典型的例子是管理局下属的之江饭店。这家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四星级饭店,到去年底结束了连续亏损7年的历史,实现利润400多万元,同比增长约800万元。去年4月上任的之江饭店总经理王树森告诉记者,他们采取了很多使饭店盈利的办法,光是内部挖潜和节约这一块,就想了几十条措施。比如,为了节电,他们将饭店总台的6盏装饰灯的灯泡由原来的每只100瓦换成了30瓦。“仅去年3月陆续实施的改掉油锅炉、关掉洗衣房等节支措施便节省开支近百万元。”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浙江省直的后勤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去年底所有13个经营单位全部扭亏为盈。与此同时,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也终于改变了过去的“老大难”形象,在省政府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从2003年倒数第二位,跃升到2004年的优秀行列。
最近,这个局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目标:奋斗3年,使管理水平、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保障服务水平上新台阶,使后勤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争取年创利润1亿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