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大庄镇学生集体接种所用的甲肝疫苗为合格品。”7月14日,“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因国家卫生部门的鉴定结论暂告段落。7月15日,卫生部最终将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定论为“违规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即心理性的因素反应。
至此,中科院院士、疫苗研制者毛江森终于得以从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脱身。昨天上午,记者在普康公司办公室采访毛江森院士时,他感慨良多:“在各种媒体面前,我坚信科学终将战胜谬误,我对得起‘中科院院士’这个称号。”他最终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而他和由他担任董事长的浙江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却在此次事件中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甲肝疫苗是怎么背上黑锅的
6月16日,在离安徽泗县城关大约30公里的大庄镇,镇卫生防保所未经批准,擅自组织数名乡村医生对该镇19所中小学的2500名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当天,部分孩子出现异常反应。
6月17日晚,大庄镇水刘村刘飞行等首批5个孩子被送往大庄镇医院。在观察了症状之后,当班的内科主任宋林判断为癔症。这个结论与29日卫生部公布的结论基本一致。
然而到6月18日,被送到大庄镇医院的孩子越来越多,宋医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由于几个学生症状“加重”,6月19日大庄镇医院陆续把学生转到泗县人民医院,并组织各路专家会诊。
数日后,经专家研究,对孩子们的治疗方法,从癔症转向对疫苗过敏反应的治疗。
同时,县里要求,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的孩子,迅速到泗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灵璧县医院检查。此后,采取的措施基本是针对疫苗过敏症状的。
孩子打疫苗过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庄镇。
“因为没有心理学背景,一些医务人员的做法很不专业,给家长和学生强烈的、不恰当的心理暗示,导致群体性癔症逐渐流行。”一位心理学权威透露。
6月23日,水刘村6岁女孩李威因呼吸衰竭死亡。“这时心理暗示变成了明示,这也是事件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卫生部专家组成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说。
从疫苗“过敏性反应”,到6月29日卫生部专家得出初步诊断结论为群体心因性反应,再到7月15日卫生部将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定论为“违规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即心理性的因素反应。历时一月,这其间说法的几经变化使得事件发展备受关注。
目前疫苗的生产量并不大
昨天上午8时30分,记者拨通了普康公司总经理柴少爱办公室的电话,两声响铃后电话便被接起,办公室很安静,柴总的声音也很平静:“事情最后的结论已经公布了,事实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我们没有出卖良心。”
但是对于这一事件本身,对于公司目前的状况,柴总却不愿多谈,并委婉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她表示,公司董事长毛江森目前还不便接受采访。
9时左右,记者决定冒雨前往普康公司,去现场看一看。事隔一个多月后,当记者再次踏进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大院时,院子里很安静,没有了一个月前记者第一次探访时的人头攒动。
3号楼,是普康公司的办公区。在通往二楼走道的墙上,“为消灭甲肝而奋斗”的口号依然醒目地悬挂着,刚劲的几个字,似乎想表达些什么。
往前走几步,就是普康甲肝疫苗的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分为A、B两个区,A区的细胞培养室和毒种室是完成疫苗生产前的准备工作,B区是真正的生产车间。
在A区,毒种室门上贴着“清场合格证”,记者透过门上的玻璃看见室内四台上了锁的冰箱正在运行,离心室里的四台离心机都接着电源,但似乎并没有在运行。
B区的“甲肝疫苗病毒培养室”门上贴着“正在生产”的标签,培养室里,看起来像红酒一样的瓶装液体正随着传送带缓慢运行,这就是病毒培养液。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甲肝疫苗的生产销售旺季在春秋两个时节,夏季的生产量并不大。
整个事件就像“一场噩梦”
204房间是总经理办公室,柴少爱对于记者的来访显然没有任何准备,但在记者的一再恳请下,她终于答应了记者的采访。
回忆起这件让全公司员工都揪心的事时,柴少爱用“犹如做了一场噩梦”来形容。确实,虽然事情已经有了定论,但事后的“余震”还没有完全消退,大家依然心有余悸。
在事情发生之后的6月27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柴少爱时,她就明确表示:“我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有信心!”同时毛江森也明确表态,这些疫苗已经生产了14年,1.3亿人群曾接种,疫苗绝不会有问题,他希望事情的结论能够在一系列科学鉴定的基础上再作出。
但对毛江森的话,被一些人认为是生产厂家的托辞。他们忽视了毛江森的另一个身份:他在国内率先致力于甲型肝炎疫苗的研制,甲肝得以控制,他功不可没。
“媒体是群众了解真相的渠道,有义务让读者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在结论没有出来之前,媒体只能是猜测,不能妄下结论,但部分媒体一些偏激字眼的出现,不仅是对我们的一大伤害,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任。”柴少爱认为,面对人命关天的大事,会说话、敢于说话的媒体介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由于安徽当地专家关于‘过敏性反应’的错误诊断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误导,不少媒体都只是依据这一初步结论报道的。
毛江森:科学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有旁观者在一旁审视总比没有好,这能促使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身心俱疲的毛江森院士仍然保持着作为一名科学家所特有的宽容。毛院士告诉记者,其实对于“甲肝疫苗会不会致人死亡”这一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常识问题,竟然在社会上引起争议,确实值得思考。
“媒体需要介入,但从道德层面出发来考虑百姓的利益,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科学的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对于卫生部部长高强率领专家组在安徽泗县的调查,毛院士表示非常敬佩。他认为他们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虽然在此次事件中,普康公司的声誉和销售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自始至终,毛院士一直站在坚持科学的立场上,即使在风口浪尖上,他还坚信自己产品的质量,他坚持认为这次事件“绝对跟疫苗没关系,绝对有另外的原因”。
对于疫苗生产,毛院士用“高度科学管理的现代化工业生产”来形容,这样高度精细严格的生产要求,使得一支疫苗从投入生产开始到出厂的整个过程,需要通过853个科学管理项目的检测要求,也正是基于如此严谨的科学态度,毛院士以及公司上上下下的职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直对自己的产品抱着坚定的信心。
占据国内甲肝疫苗市场60%份额的普康公司,对国内甲肝预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之后,毛江森院士研发的甲肝疫苗,成功解除了甲肝对人类的威胁。
虽然经历了一段曲折,但普康公司“为消灭甲肝而奋斗”的目标却始终没有停下来过,接下来,普康公司将大力开展有关甲肝疫苗知识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还打算把疫苗运往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那边的甲肝发病率还很高,想给他们带去帮助,为人类消灭甲肝做一些实在的事情。
道德判断不能代替科学精神
孙立波
文从今年4月的“苏丹红”致癌事件、高露洁等牙膏含氟超标,再到最近由国产啤酒引发的“甲醛风波”,诸多危及百姓生命安全的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公众的怀疑情绪就像不可阻挡的潮水层层袭来。不可否认,在“人命关天”的大前提下,我们的媒体理所当然应该站在普通百姓一方,为受害者讨说法,对商家提出质疑,这一如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许。
但在事实真相大白后思考这许多报道,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之下,部分媒体缺乏其应有的客观和科学精神,出现了一面倒的报道局面。不少专家在疫苗事件发生之后都曾表示,甲肝疫苗出现不良反应通常在24小时内可自愈,毛江森本人也坚持,这些发病孩子的症状无法用疫苗问题来解释,甲肝疫苗是目前所有疫苗中最安全的疫苗之一。显然,在一片义正词严的责难和怀疑声中,科学家的说法反而不被人们所接受。
更让人遗憾的是,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公布“疫苗为合格”时,不少曾在这一事件中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的媒体选择了缄默。在科学面前,把事实明白地说出来,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媒体,才是媒体从业者的良心所在。
当然,对于这一报道涉及的普康公司,也理应由此反省自己在药品运输、人员监管以及危机公关中的不足之处。毕竟,在鲜活的生命面前,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