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三人行”嘉宾:余华著名作家洪治纲著名评论家7月31日,趁着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签售的机会,作家余华逛起了书店,同行的还有评论家洪治纲以及本报记者。平时在北京逛书店,余华说自己常陪儿子一块去,看的大多是教辅读物。这次,一个人到杭州,就看看自己喜欢的文学类图书。
在购书中心,很多中小学生坐在书店的地上,静静地看书。余华在孩子们伸出的“腿林”中行走、翻书,很多读者并没有认出这位当下闻名的作家。
书店人真多
余华:没想到这家书店的读者这么多,跟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差不多。这里的外国文学有这么多专柜,这么多文学图书,与我在哈佛大学周边的书店看到的情形类似,那里的书店也以人文书籍见长。如果换做专科大学边上的书店,文学图书就很少了。
记者:除了庆春路购书中心外,杭州还有浙江图书大厦、解放路新华书店等大型书店,另外,还有一家专门经营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书店——博库书城,不过人流量没这么大。
洪治纲:与其他城市相比,杭州的书店,尤其是新华书店经营业绩很不错,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城市的读书氛围还是蛮浓的。
我当然是浙江作家
余华:这里能找到浙江文学的专柜吗?
洪治钢:在杭州的一家民营书店枫林晚里有的,专柜就直接叫“浙江文学”收齐了叶文玲、王旭烽、黄亚洲、艾伟等当代浙江作家的作品。
余华:有收我的吗?
记者:好像没有吧。好像对您是否还算浙江作家有过争议。
余华:争议?还用争议吗?我就是浙江作家啊。我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在浙江写的,而我的小说中的发生地也都是浙江的。这本《兄弟》中的“刘镇”也肯定是浙江小镇的一种抽象。我生在杭州,长在海盐,离开了杭州住在北京,我一提笔,想到的还是在浙江时的一切。我还将继续写浙江,写江南。这种影响是抹不开的,打了烙印的。
只要我一提笔,就是回家了
记者:浙江文化对您的影响大吗?
余华:大,非常大。我没上过大学。我的知识和创作的技巧、对文学的感觉、对世事人情的观察,整个就是在浙江小镇的生活背景下,对日常生活、对人文风俗的积累。浙江人历来敏锐,即使在普通百姓,他们有时候能突然冒出朴素的话,仔细想起,都是哲学思想。他们可能不会表达,不会写,但我儿时在他们中间长大,这样鲜活的文化语境就种下来了。只要我一提笔,就是回家了。
洪治钢:我2003年开始写《余华评传》,到海盐和嘉兴去过多次,还对他的父母亲人和同学朋友进行采访。他整个的文化基本都是浙江的,作家的童年生活往往决定他的方向,决定他的容貌根基。余华所有的叙事氛围都是江南小镇,他的文字是浙江文化熏陶出来的。
文化大省需要“名流”
记者: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做了很多事,现在请您们提点建议。
余华:这次回来杭州,感觉真是很好。我在浙江图书馆做讲座,这么多人来听,走廊上站满了人,还有些女孩穿着裙子还坐在地上,一直听到结束。我在书店签售,来了这么多人,安安静静地排着队。我感觉浙江的文化氛围很浓,杭州的文化氛围很浓。浙江已经是文化大省,杭州也已经是文化大市了。
洪治钢:浙江对历史积淀还是很重视的,古代文化的重新保护定位是好的,建设当代文化关系是建设当代文化。当代文化需要一流的人物,和能在世界文化中占一席之地的标志性的作品。浙江文化大省要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是一流的学者、作家、艺人,他们能与当代中国文化或全球对上话。现代文学上浙江有鲁迅、茅盾这样的大家。而当代,浙江文坛除了余华能够真正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影响力,其他作家还没有太突出的影响力,没有像陕西作家那样构成群体的影响力。
签售,四百读者排成长队
在书店转了一圈,余华看书,分外仔细,尤其是上海出版集团的图书。最开心的,还是发现了自己的书。有的小说像《活着》,作为代表作品与其他作家一起被收在丛书。而老版本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也摆了出来。在逛了书店之后,余华来到一楼签售处,已有数百名读者排成长队在等着他。坐定后,龙飞凤舞,余华一本本签了起来。
余华:杭州的读者真热情。我一共签了三百多本,不错。与前几天厦门海峡书展相比,杭州的书市真够热闹。出版社给浙江的《兄弟》太少了,才几千本,我的老家海盐就能卖掉二千本。我很喜欢在国内签售。在美国,常听说过一个笑话,一位作家被书商请去到书店签名售书,结果来的读者还没店员多,为了避免尴尬,书商就请作家去喝酒。
记者:书市签售,的确是一个作家是否受大众欢迎的试金石。前几天,也有一位作家到购书中心来签售,他的作品也曾被改编成电影,但前来签名的读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