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下旬以来,我省几家规模较大的高复学校,开始大张旗鼓地做广告,高调宣传今年考上重点线的复读生名单。
多年前,教育部门是明令禁止在中学里举办高复班的,因此那年头在城市里基本看不到高复生的身影。
这几年,随着投资办学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强大,高四生一年比一年多。而到今年,甚至出现了要“靠关系”才能进入名牌高复班的新情况。
当记者看到那些考分在600分以上的学生,挤在高复班门口,实在是不可思议。因为过分追求高分、过分追逐名校,会不会让这些充满青春朝气的少年承受太多的压力?
而以编者之漏见,“高分复读”盲目性大于合理性。因为通过本报编辑部正在进行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采访,已采访见报的40多位“杰青”,相当部分就读的本科院校都不是“金字塔”顶端的名校。相反,正是因为自由自在地在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里认真求索,结果就顺理成章地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今天,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学军中学校长任继长和杭州建人高复学校校长桑坚信的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
放弃录取是浪费资源
任:从我的观点看,我是反对高分复读的。对国家来说,这可能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个人来说得不偿失。
所谓的“高分复读”,主要是指被前三批院校录取而放弃,或因其他原因高分未被录取,而准备去高复班再读一年。
其实,前三批共有18个志愿、36个专业可供学生填报,目的就是增加考生录取机会,减少高分落榜。
这些院校尊重你填报的志愿,录取了你,你却不愿去。起码反映了自己对所填报的院校与专业不甚了解,或者是自己无主见。再有就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清一色填名校,形成了高分撞车。如果为数众多的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去报到,势必扰乱了招生计划,这是对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成功录取不要轻易放弃
桑:高分复读要因人而异。我最近开了一个高分学生话聊室,帮助高分学生具体分析。我碰到一位今年录取到东北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的男生,604分,他很犹豫,要不要高复。因为他想考北京高校的研究生,怕本科学校离北京远,届时通讯不灵,会影响考研成绩。我对他说,既然他对东北师大有好感,只是顾虑考研的事,那大可不必高复,我建议立即去报到。
高复承诺谨慎看待
任:高复学校的师资,教学环境和条件与重点中学的是没法比的,所以不要对一年之内拔高几十分的高复承诺寄予太高期望,现在报纸广告上刊登出来的红榜,有的只登该生今年的考试成绩,没有登去年的成绩以作比较,他们本来就是高分,名校录取撞车下来的,大部分高复学校是不可能将众多复读学生送入名牌大学的。所以家长在选择复读学校的时候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