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心理咨询工作室是一个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和心理保健的专业机构,拥有知名心理学专家和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一则有关心理咨询的广告日前见诸报端,这是杭州现有的惟一一家私人心理咨询机构,登广告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对于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咨询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它填补了杭州私人心理咨询市场的空白,但目前的生存面临很大挑战;相关领导则认为,在各项监管法规不完善的前提下,这样的私人机构还不宜开展。
每月接待60人左右
走进设在市中心一幢高级住宅楼的咨询室,的确能感受到经营者的用心:房间不大,但装修简洁、布置温馨,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陆建华告诉记者,平时他就在这里给人做咨询,咨询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有关情感婚姻的,有关工作压力的,还有关于亲子关系的;而他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除了一般的面对面“聊天式”的咨询,还用催眠、画图、角色扮演等方法,旨在不用药物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事实也和陆建华说的一样,现在这家心理咨询工作室已经接待了不少客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有60人左右,而前来咨询的人也涵盖了白领、企事业工作人员、私营公司老板等,疗程都会在5-15次左右。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咨询者就表示,他来做咨询,就是因为这里可以解决他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咨询师聊聊的确有不少启发。
活得并不“滋润”
在上海,这样的私人心理咨询机构有十多家,在里面工作的咨询师大多月收入过万,还有很多月收入超过三万的。而作为杭州目前惟一的私人心理咨询机构,收费每小时100-300元,陆建华却说,他已经做好了亏损的准备。
“私人的心理咨询机构就靠给人做咨询养活自己,但就现在的状况看,一个月收来的咨询费连日常的开销成本都收不回来。”陆建华说,“我筹备这样一个工作室,包括房租、设施在内总投资在30万左右,平时除了水电开支外,还要支付接待人员、其他咨询师、督导师的薪水,负担还是比较重的。而我们咨询室在最早成立的时候,一个月的客人还不到30人,现在虽然比当初多了一倍,但相比支出还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杭州私人心理咨询监管是个空白
虽然并不像普通医生那样给病人开药、治病,但心理咨询师毕竟也是给人治疗“心理病”的,他们的“医疗质量”谁来管?记者在咨询了相关部门后竟然发现,对于私人心理咨询的监管是个空白。
陆建华告诉记者,当初他开咨询工作室时,只是在工商部门登记了一下就核准了,根本不需要相关卫生部门的审核,而对于平时“医疗质量”的把关,主要依靠的是“督导”,也没有一些具体法律法规来对心理咨询作出规范。
记者咨询了市卫生局医政处的相关人员,他们证实了陆建华的说法。据他们介绍,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私人心理咨询机构只要不给人开药治病,就不归卫生部门管,至于从事该职业人员的资质,应该由劳动部门经过考核统一发放相关执业资格证。
专家:私人心理咨询目前不提倡开展
杭州私人心理咨询市场的现状究竟如何?监管空白到底要怎么解决?昨天,记者专门走访了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市七医院院长赵国秋。
“我们对于这个市场是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赵院长首先表了态。据他介绍,目前杭州心理咨询的市场潜力很大,就省卫生厅2003年公布的数据看,目前至少有17.29%的人存在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但目前杭州私人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其职能基本都没有发挥出来,原因并不是有专业资质的咨询师不够多,而是监管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现在,仅杭州自己培养的、拥有全国认证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就将近1000人,在全国范围内是列第一的,但我们不鼓励他们现在就去开私人心理咨询机构。”赵院长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杭州不让开私人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希望这个市场能够有序、规范发展,所以先要把监督机制建立起来。目前,在制定规范的同时,我们主要把这些咨询师大量派往非营利性质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去,比如在社区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等,希望他们先在基层锻炼、积累经验。”
据了解,目前一个名为“浙江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的机构正在组建中,其中一项主要职能就是进行行业监管,对于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把关。而我市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也将出台《杭州市精神(心理)卫生条例》,对所有有关心理卫生的工作进行依法督查。
赵院长表示,在所有法律、法规完善后,他们就会帮助希望开私人心理咨询机构的人员开设相关机构,但不提倡一哄而上,一般一个区1-2家的密度,等这个市场趋向有序发展后,才会进一步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