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这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学研究活动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1945年在英国《自然周刊》第27期上发表了他在遵义、湄潭的所见所闻。
今天,浙大师生再次追寻历史而来,看到的、听到的都让人感动。
建起首个“国家工程中心”
7日下午,我们按着“白云区国际新材料产业园”这几个字的提示,穿过整个贵阳城,找到了还在建设中的“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工程中心”,而这个中心的副主任,是浙江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材料化工学院的副院长郑强。郑强说,贵阳周边不缺好大学,但贵州选择了浙大,是因为历史的情缘。
在最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是贵州的大地、是贵州的人民让浙大有了安身之地。今天,贵州人民的信任,为浙大的青年教授提供了发挥才智的舞台,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作用。
现在,中心开始进入发展期,第一批研发课题已经启动。在中试车间,我们看到了他们研制成功的一种抗老化时间长达30年,又可抗燃、抗静电、抗断裂的新型材料,这一技术在全国是唯一的。
浙大副校长朱军教授说,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这么真实的生活了,因为在不足40米远的新楼里,就是如此漂亮的现代化研发中心,在竞争激烈的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高分子材料领域,国家级工程中心能建在贵州,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让人振奋,也让人感受到了在艰苦环境中的奋进精神。
青年教授奉献知识
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是第一个将浙大称为“东方剑桥”的人。
在1942年到1946年这几年间,李约瑟博士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和英国生产部的支持,出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和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并在重庆组建中英科学合作馆。
就是在这段历程中,他认识了浙大,认识了竺可桢、钱宝琮、胡刚复、王进……把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科研成果介绍给了全世界的科学界。
昨日上午,湄潭迎来了一批今天的浙大青年教授们,梁月荣、张明方、张放、汪以真、程翼宇……个个身怀绝技,他们一到湄潭,就分成6个不同学科小组走向湄潭的山山水水、田间车间,他们是要用自己的所长,以浙大后来人的身份,回报湄潭人民。副教授贺庆在来之前甚至不知道浙大的这段历史,他说,我们应当早些来。
张明方则是知道学校正在组织青年教授重访第二故乡活动之后,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行列的,他还为湄潭人民带来了他的新西瓜品种的种子,在上午的现场考察之后,他已经对明年3月的大棚西瓜栽种有了初步的计划。茶叶专家梁月荣教授在了解了湄潭大面积茶叶种植的情况和质量后,马上与地方领导商量如何把大公司介绍给湄潭,并提出了出精品、打品牌的建议。张放教授是一位拥有数十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园艺育种专家,他正在计划将他的新品种引入湄潭,他说,只要湄潭人民要,我就给。
专家们的到来,使当地领导格外高兴,在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上,黄正义副县长一下子就抛出了9个大题目,请专家们帮着破解,其中包括优质米和茶叶的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教育事业的对口帮扶等等……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会中,每个项目都有了应对的初步设想,但教授们实事求是地说,一切都还要看发展,但我们肯定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