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温州市区的杨力奇一家近来颇为苦恼:台风“海棠”、“麦莎”接踵而至,连绵暴雨带来的积水却让杨家开设在五马街附近的一爿皮鞋店屡遭水淹。
今年30出头的杨力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在杨的记忆中,尽管近几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防灾功能日见增强,但每年夏天,若是逢上特大暴雨或是台风,市区许多低洼地免不了要积水。
类似这样“水漫金山”的情形,在浙江大多数遭受台风袭击的城镇都会遇到。较之温州市区,永嘉县城、平阳水头镇、乐清城区等地积水更为严重。
“逢台即涝”、“十台九涝”,涝灾正在成为台风来临时困扰浙江沿海城镇的一大难题。
“地下工程”需强筋健骨
涝灾频发,一个最为显性的原由是——不少城镇选址不尽合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沿海城镇建在地势低洼处,一旦出现暴雨,水流汇集,往往短时内便成为一片泽国,且积水经久难以退尽。
然而,进一步的剖析却使我们发觉,城镇选址的不尽合理,更多时候是一种无奈之举。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分析认为,浙江人多地少,沿海的温州、台州等地非但人口密度高,而且山多平地少,城镇往往建在平坦处,但难得的平坦处往往处在群山包围之中的低洼地。即便城镇起初建在局部的高处,但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聚,势必要往相对平缓的地方延伸,而这些相对低洼的延伸地极有可能在暴雨来临时成为一片汪洋。
除了选址这样的刚性因素外,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是掣肘城市排涝功能的主因。尽管没有确切的数字为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林立的高楼在让城市日渐长高长大的同时,也使城市的排水系统负荷日渐加重,但与之不相匹配的“地下工程”投资力度,每每让排水系统在面对倾盆大雨时“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
城镇建设的经济性、技术性问题同样困扰着城市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从理论上讲,如果要彻底解决建在低洼地上城镇的涝灾之忧,最佳的办法是将整个低洼地填高,这显然没有可行性。而增强排水能力必然要求有大容量的地下管网,除了投资成本增加外,过大的地下管网在枯水期由于水量小,容易导致垃圾淤积,最终堵塞管网。
更让人着急的是,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大兴土木,使得大量河道淤积,河道变小甚至完全被淹埋,河道调蓄能力大大降低甚至消失。浙江各地河网遍布,原本暴雨来袭时,往往是河道先蓄满后水再上涨,如今,一些地方河道非但没有蓄水功能,甚至连最起码的及时排泄洪流的功能都已丧失。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有专家认为,引发城镇涝灾的根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浪潮背后一场人与水的“抢地之争”。
综合治水才是最终出路
要彻底消除城镇内涝,真正让城镇强筋健骨,出路究竟何在?
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认为,科学规划、综合治水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基本前提。“要以生态的理念来治水,终止人与水的抢地之争。”姚昭晖认为,解决城镇涝灾首要要从大环境着手,惟有解决了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防洪问题后,才能告别城镇内涝。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解决人与水的抢地之争,综合治水,最终使得人与水和谐相处。
加大投入显然是当务之急。记者在调查后了解到,我省不少城镇排涝系统的建设标准都在20年一遇以下。显然,在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做好排水设施建设的规划,加大投入,增强城市的“排泄”功能已经刻不容缓。
在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建立一套包括防涝在内的综合性防灾应急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城市抗灾,除了要有强大的基础设施硬件支撑外,还必须依赖高效的管理“软件”。专家认为,建立防灾应急机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多种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有专家建议,针对浙江的实际情况,要研究建立应对包括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传染性疾病及人为灾害的应急机制,做好应急预案,建立起能有效应对多种突发灾害的城市综合应急反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