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宁波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红帮裁缝"要申报文化遗产 老一辈裁缝不足百人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4:22:5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为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关于“红帮裁缝”的电视纪录片,昨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开拍。此前,我省已经把“红帮裁缝”、杭州龙井茶叶生产技艺、绍兴黄酒酿造工艺、越剧、南戏遗存等列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拟目录。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口头传统(如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今后国务院将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陈万丰介绍,“红帮裁缝”至少符合评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几条标准: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面临工艺失传的危险等。

  目前,市文广局、市服装协会、宁波服装博物馆和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等部门已经制定了“红帮裁缝”申遗系列方案,组织人员分别采访分布在国内、日本、美国等地的“红帮裁缝”事迹,并用多媒体手段加以记录。这几天,向文化部申报的详细材料,正在紧张编纂中。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裁缝是一种下里巴人的民间手艺,这种偏见使得这一技艺一贯不受重视,大多凭借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据了解,目前分布在全国及海外各地的老一辈“红帮裁缝”尚不足100人,如不及时抢救、挖掘,这些技艺和文化就可能随着“红帮裁缝”传人的逐渐过世而永远消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作者: 陈旭钦  编辑: 周若耶

相关稿件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征集 宁波力挺河姆渡神鸟 2005-08-11
·“西施传说”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08-10
·嘉兴蚕俗文化进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5-08-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会议召开:产业化是双刃剑 2005-07-22
·庆元木拱廊桥入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预备清单 2005-06-1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