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名叫费孝通的年轻学生来到太湖东岸江村做实地调查,写出了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也奠定了他在社会人类学上的地位。
半个世纪后,一个名叫李强的清华大学学生用了8天时间深入太行山区,完成了一份名为《乡村八记》的4万字调查报告。
大学生实践年年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实践到底为了什么?一项学校布置的任务、一场就业前的预演、一次乡村采风……抑或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形式。
社会实践时间较短,大学生能力有限,他们究竟能给那些落后、贫困的地区带去什么?
近日,本报邀请省内的9所高校、11支“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交流、畅谈实践的感想。
记者发现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充满热情,他们认真、踏实地了解农村情况,用他们的所学、所能来帮助当地人民。
“大学生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大学生们感慨地说:它不是火柴般一刹那的光辉,而是年复一年、细水长流的坚持。许多大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实践的地点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愿意付出真心,去建设它、改造它。
爱上贫瘠的土地
“你们至少再待上20天!8月之前绝对不许离开!”村里的领导拉着支教队员的手,坚决不让他们离去。而队员们也不愿离去,他们已经爱上了这里,虽然这里很穷很苦,但是他们爱上了这片土地、这群孩子。
这是一支由10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小分队,去浙江省淳安县商里乡里商村进行为期8天的支教活动,他们形容这里是一个“远离千岛湖,远离工业,远离现代化的小山村”。
在这里收获幸福
“作为社会实践,我们必须走了,但是我们明年还会来。”队长陈杰说。
“我们和当地的中小学生一起收获了许多。”支教队员感动地说,他们头天招生,当地就有90多名学生报名,活动结束时人数已经攀升至近200人。短短8天时间,那里的孩子已经爱上了这批大山外来的老师,爱上了他们的教学方式。有个孩子家住紫水涡村,每天骑40里路来上老师们的课。
我要去里商村当老师
陈杰说:“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内心的收获很大。原本在大学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10个队员回来之后都在考虑:毕业之后去当老师,而这原来是他们从未曾想过的职业。
支教队员们还为那里的孩子寄去衣服和书籍,每个队员都在和那里的孩子保持联系,比如通信、打电话,真正成为他们的“课外辅导员”。队员们说:“活动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离开而结束,我们还会想方设想去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