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当代话剧在电影、电视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冲击下,一路走低,越来越呈边缘化趋势。去年推出的《阴道独白》、《樱桃园》等剧目,只在话剧圈子里引起小小的波澜而已。大众对话剧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茶馆》、《雷雨》等老剧目上。面对中国当下戏剧面临的诸多尴尬,不少业内人士不无无奈地将目光转向了校园。
没想到这么一转还转出了名堂。于北京拉开帷幕的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今年8月6日至26日这20天内,在北京、成都和广州三个会场上演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多所高校的近50个剧目,将一大批优秀的校园话剧剧目和剧社推向全国。
通过很多这样的活动,这几年高校话剧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以上海为例,目前该市的53所高校中,平均每家高校拥有1至2个剧社。以至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为话剧注入新的活力。校园话剧的发展前景也因此被普遍看好。著名戏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在新闻发布上说,大学生戏剧的无拘无束给了中国戏剧发展的希望。
这时,人们才发现除了"芙蓉姐姐"、无厘头电影外,大学校园依然还有着对高雅艺术的需求,显示校园话剧的精气神源远流长,从上世纪初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花开校园,学子痴迷
从2001年的北京"大学生戏剧作品联合展"发展而来的大学生戏剧节是从全无政府资助的民间活动起步的,其活动采取免费或接近免费的方式,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良性运作。
2001年,《切·格瓦拉》剧组到河南大学演出。平常容纳3000人的剧场,一下子挤满了7000多人,演出结束后,有的学生对扮演游击队战士的演员说:我想吻吻你脚下的土。
同样受到大学生狂热追捧还有《恋爱中的犀牛》、《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等优秀话剧作品。孟京辉、赖声川更是被大学生时常挂在嘴边。
事实上,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话剧的先锋试验潮刮进校园后,学生就不仅仅满足观看和欣赏了。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戏剧这一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传递自己的诸多感悟,越来越多的剧社成立了,越来越多的戏排演出来。2000年,仅北京一地就有近30所高校排演了40多部戏剧作品,演出百余场、观众近2万人次。
学生们的作品往往很有创意,以2005大学生戏剧节而言,都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绝对青年事件":比如开幕演出的北大剧社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窦娥的二十四小时》让刽子手不再杀窦娥了,换个法子怎么解决窦娥的冤屈?还有把《等待戈多》的人物变成人胃里的两条虫子的,把萨特名剧《禁闭》和斯特林堡巨作《到大马士革去》重新演绎的,个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立场鲜明。
而通过长期的实践,校园话剧中优秀的节目,已经开始吸引了国际上的注意。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演出的《告别无羁的长夜》通过改编欧洲宗教作品,吸收了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和技法,从而使欧洲作品带有了浓郁的中国乡土气息,这种特殊的呈现方式,引起了韩国光州艺术节的兴趣。即将赴韩国参加该艺术节。
由此可见,虽然和专业话剧相比,校园话剧在表演技巧上明显存在着不足,但是这丝毫不能抹煞校园话剧体现出来的故事叙述中的绝妙想象力。技巧不足则弥之以专业精神,作品于是更显得自然、质朴和真诚。有着鲜活的活力和纯粹的热情这一当下话剧最为缺乏的元素,校园戏剧也因此成为了大学生们表达自我,睥睨人生的利器。
而校园戏剧的参与者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转换视角面对人生的方法、集体创作、奉献精神等等。"哪怕只有一分钱也要做校园戏剧。"高校校园戏剧人的热情十分高涨。
"花"香园外,赏者云集
那么,校园戏剧能否挽救目前话剧的颓势呢?
王晓鹰认为,中国戏剧需要大学生戏剧以一种纯粹真挚的表达方式,来抵制社会中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对戏剧的影响。也许真正的戏剧精神,是在这些大学生戏剧里面。
王晓鹰这么讲,是因为追根溯源,校园本来就是中国话剧诞生的摇篮。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成为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重要先驱,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
自此以后,剧社一直是中国各高校中最常设的社团之一,不少象李叔同、曹禺、田汉这样的戏剧大师都是从校园戏剧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校园戏剧发展的蓬勃之势,让圈内人士喜上心头,认为这是一条改变现在戏剧格局的好路子。
中国话剧研究会会长毛金刚就曾指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投身于戏剧,反映出我国话剧界活跃的艺术氛围。学生的表演往往可以打破框架,以自己的视角解读剧本,这不仅向观众传达新的信息,也可引发专业人士全新的思考,刺激艺术格式的全面发展。
他表示,日渐活跃的校园戏剧不仅为我国话剧界注入了活力,也让老艺术家看到了话剧事业发展的希望。
有媒体提出"大学生话剧离中坚力量有多远的"疑问。专家指出,校园话剧对当下话剧的青春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从演出一面说,大学生意味着较高的文化含量、睿智的思辩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达形式和创造力,意味着不必谄媚票房,也不需迎合观众,意味着单纯的热爱,全身心的付出,而没有太多超出话剧本身的考虑,而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以一种专业的精神,来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单纯、新鲜,活力四射和真诚恰恰是时下话剧界所缺乏的,因此,引起了话剧界的强烈震动。
花落有时,四年为期
中国话剧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校园话剧一直对其散发着强大的影响力。在其中若干个环节,还充当着中国话剧中坚力量的角色。然而,在当下专业化分工时代,作为校园众多业余文化活动之一的校园话剧社,真的能创造出中国话剧的扛鼎之作?校园话剧也真能因此而成为中国话剧的中间力量吗?
据了解,高校话剧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在相当程度上反应了当前话剧圈的普遍现状:缺乏优秀的剧本;原创不足;对先锋、实验的盲目跟风导致过于追求形式;发展不够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越拉越大等等。国内专业话剧界存在着的普遍问题,校园话剧也同样存在。除此之外,校园话剧社还存着资金不足、表演技巧业余化等问题。
但剧本缺乏,原创不足,表演技巧这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尚可以通过加强训练得以解决,资金缺乏也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拉赞助,自筹经费等方式加以解决。而真正制约校园话剧进一步发展的痼疾是,校园剧社的稳定性问题。换句话说,大学四年太短暂了。
据从事校园戏剧工作长达十几年的浙江大学黑白剧社的桂迎老师介绍,大学生演员从起步到能够比较自如地具备一定程度的表演水平,充满自信地扮演角色,一般需要有目的地训练一年左右,最佳状态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年到四年级这一阶段了。然而,大学生活一般只有四年时间,这意味着大学生演员们只有短短的一年成熟期。这样的一个短暂周期之内,要排演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记者了解到,在美国、台湾等地,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唱游活动,上了小学之后就有简单的对话剧和童话表演,在高中的时候则有很多剧社成立,这样大学里的校园戏剧就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一定的延续性。但在中国,尚没有行程这种环境。这样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
据浙大黑白剧社陈巧羽同学说,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的《告别无羁的长夜》,是该剧社的一批同学在五年内不断完善起来的。如果剧社的元老顾雷没有读研究生的话,也许这部作品就根本出不来。而中国目前的民间话剧团体还非常的不成熟,国家体制下的话剧院团也无法排演这样的作品。顾雷是去是留,曾一度关系到这个剧社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同样的例子还有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十五年前,37岁的桂迎来到了浙江大学,一手创办了黑白剧社,自此,桂迎就没有离开过剧社。社员们普遍认为,桂老师是剧社的主心骨,没有桂老师就没有"黑白",更没有"黑白"的今天。
调查表明,目前的大部分高校话剧社团,普遍都存在着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问题。由过快的更新换代所导致的校园戏剧人才的流失,严重的制约了高校话剧的发展。
春泥护花芬芳以待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话剧对中国话剧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其土壤效应:吸引大学生这个高素质的团体更多了解话剧这门艺术形式,吸引他们走进简陋的报告厅、教室、礼堂看校园话剧,以期未来有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看话剧。在培养忠实的观众的基础上,为专业话剧界锻炼人才,前来为本届大学生戏剧节捧场的赖声川就以亲身经历证明了,非专业类院校的学生也能在话剧界取得成功。
浙江大学黑白剧社的社员陈巧羽就认为,校园话剧应该成为"潜力股",而不能要求其承担"绩优股"的任务。高校话剧的开展,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戏剧普及工作,应该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中。
桂迎对高校话剧的作用也持类似的观点。她认为:"校园戏剧活动不能仅仅认识为培养几个表演人才,表演几个戏剧作品,完成几次各类戏剧表演任务,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吸引和培养广大的校园戏剧观众群的参与和欣赏。否则,即使能取得轰动一时的社会反响,也这是瞬间的辉煌,之后仍旧是原先的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