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波中心城区之一的江北区,在的发展理念下,短短几年内,这里的3万被征地农民实现了向市民的身份转变
●从完善社会保障入手,缩小城乡差别,正是江北区加快城市化的奥秘所在
农民拆迁,拆成百万富翁
在宁波江北区农民社区“慈湖人家”,怎么看也没法将它与农民和农村联系起来。这片农民社区外有群山环抱,内有小桥流水,时尚又实用的排排群楼中间,辟有宽阔的商业步行街,两侧是学校、诊所及文体活动中心,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叩开一户人家,女主人姚爱玉正在搞清洁。征地后,这个3口之家的命运有了改变:住房从价值10万元的旧宅变成市值50万元的楼房,一次性获得安置费7万多元,还有了养老保险,身份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被征用的2亩多地,再怎么长,也不会比现在收获多。”姚爱玉笑吟吟地讲了句心里话。
为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居住问题,2002年起,江北区启动了百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近10亿元,先后建设了姚江花园、慈湖人家、枫湾家园、葛家安置小区等农民新型社区,完成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民6000多户。各安置小区按标准配套了小学、幼儿园、中心商业街、商场等设施,实行和城市社区相同的物业管理,周边还建设了健身、公园等娱乐场地,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江北区区长陈秀忠介绍,在农民新型安置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区采取了拆一补一的措施。社区住宅分为40平方米到150平方米不等的20多种套型设计,农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搭配选择。通常一户拆迁200多平方米的农家,可以选择3套住房,自己住一套,卖一套,出租一套。
据统计,仅此措施,该区有100多位农民凭借房产成了“百万富翁”。
失地不失业,人均收入增幅首超市民
家住洪塘街道旧宅徐村的被征地人员小徐,在该区举办的电脑培训班顺利结业,被一家外企录用,月薪900元。小徐说:“多亏了区里的免费培训班,让我有了专长,实现了就业。”
住好,只是被征地农民进城的第一步。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才是关键。为提高被征地人员就业技能,因时而异开班成为该区劳动力培训的一大特色。今夏电力资源紧缺,各企业纷纷自备发电机,但熟练的发电机手很少,区劳动部门适时组织发电机手培训班,结业学员被企业一抢而空,工资还都在1000元以上。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被征地人员,江北区对症下药,开设特殊课堂;对文化程度较高、就业要求相对较高的被征地人员,则开办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
此外,江北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劳动力从农村脱身出来,兴办经济实体,向第三产业领域进军。农民贷款难,就开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项目难找,就兴办各类大型市场。目前,全区已兴办路林市场、姚江建材市场和货运市场等多个专业市场,还有集贸市场10多处,涌现了一大批“农民当老板”的个体工商户。他们在繁荣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餐饮、娱乐等其他三产的发展,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消化器”。
为架起农村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桥梁,江北区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兴办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同时为前来求职的农民建立人力资源档案,帮助不少人找到了工作。
去年,江北区农民人均收入达7615元,增幅为13.8%,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为11.2%,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