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报A3版独家报道了《杭州车盗,六成市民“曾经心痛”》后,一早就有十多位热心市民打进本报热线,反映杭州天城路和新塘路交叉口附近的王家井小巷,每天都有大量外地人明目张胆地向路人兜售赃车,使这里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自行车黑市。
昨天下午2点,记者假扮大学生,走进这条被当地人称为“黑车一条街”的小巷进行暗访,切身感受到这个黑车交易市场之“黑”。
巷口有人“贴靠”
刚走到王家井巷口,记者就看到,偌大一个路口足足站了三四十人,几乎每个人的手中都推着一辆自行车。但事实上,这个庞大的人群是由车贩子和买车人交织在一起的。仔细看便可以发现,车贩子的眼神总是向四周游离,既观察周围动静,又总能及时发现新的买家。与买车人总说普通话不同,车贩子在和自己人交流时说的是方言。
“要车吗?”一个穿着白色T恤衫、20多岁的小伙子很快在人群中发现了记者这张生面孔,以最快的速度“贴”上来,低声问:“要什么样的,跑车还是女士车?”“我有几辆新车,去看看?”……而在这时,周围看似在走来走去的人,立刻围了过来。“我们先跟你看了再说。”记者假装答应。其他人怏怏退了回去。
“跟在我后面!”,小伙子认真叮嘱后,就在前面带路。在狭长的巷子里七拐八弯后,在一间光线昏暗的出租房门口停了下来。门前摆放着5辆六成新的自行车,清一色没锁、没有牌照。“屋里有上好牌照的。这些车都是刚到的‘货’。”在小伙子的提示下,记者弄明白这些车是没来得及加工的赃车。
出租房只有十几平方米,除了一张床,2辆女士车,1辆男士车外,没有任何物品。小伙子指了指车兜上装着一块牌照的七成新富士达车。报了个价格:“最便宜150元。”“你这车有软照或者发票吗?”小伙子马上摇了摇手说:“我们这里所有的车都没有软照,否则价格不会这么便宜。”
赃车藏在菜地
接触了几名车贩后,记者发现这些车贩子一般都有两三个地方藏车,都很隐蔽。一个小胖子神秘地领着记者向王家井167号前的一块菜地里走去。见记者满脸疑惑,小胖子指了指草丛深处,“就在那里。”
记者终于看到藏匿于路人“盲点”中的两辆自行车——一辆八成新的24寸凤凰车和一辆半成新的杂牌山地车。
果然,这两辆车的车锁也都被撬掉,小胖子没等记者开口,主动和我们沟通:“你要锁的话,我可以给你装一个。”小胖子还告诉记者:“车上的牌照都是我们后来加上去的,你要什么号码我都可以给你弄。而且我们还在车的把手上敲了钢印。你们放心,不仔细看得话是看不出来的。你要的话给你150元。”
脏车的藏匿点竟五花八门。正当记者寻求下一个卖车人时,一个中年男子将记者引到王家井166号和167号之间,只容一人通行的通道深处,眼前是一堆沾有油渍的木板。
中年男子缩着背,慢慢掀开最上层的一块木板,露出一个富士达女式车车头。这辆全新富士达车依然没有牌照,后车胎处没有锁,只有在车前胎处才有一个链条锁。中年男子拿出一张破旧的“杭州非机动车行驶证”告诉记者:“我这辆车有软牌照。”可是当记者仔细一看才发现牌照上写着的车的颜色根本和车子对不上,牌照上写的是“彩色”,而车子的颜色却是“黑色”。
最后,记者佯装车太贵,离开了那条深巷。在经过王家井168号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叫住了记者:“过来看一下吧,我这里有一辆安琪儿。”记者走进大院,一辆半成新的墨绿车安静地立在那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车子有锁,但是妇女却拿不出钥匙。中年妇女不屑地说:“这里的车都是赃车,都没有牌照,有的也是最后加上去的。”她指了指门外的那些人,“你跟他们买也是一样的,都没有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