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进昔日东部下沙的围垦滩涂,蓝天白云,绿树环抱,厂房建筑整齐划一。在这里,可以捕捉到长三角“造芯”的冲动——那是落户在下沙的士兰微、立昂电子;在这里可以见识我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之一——那是摩托罗拉、东方通信等联盟造就的IT产业……
以高科技为先导,充满科技含金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下沙新城的产业基础,也时刻闪动着新城建设的智慧与远见。
拒绝低效选择高科技
懂得拒绝,学会选择是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最通俗的注释。在后工业化国家掀起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的浪潮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显得特立独行,显露出的是清醒的头脑、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加以限制。”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盛成皿说,“同时,在各方面给予扶持,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进驻下沙。”
严格的产业筛选制度,来源于对既定产业发展方向的信心。高能耗、低效益项目被拒之门外。今天,每家想要进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都必须经过环境评估这一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严格按照国家和杭州市产业导向目录中鼓励类项目的要求,设立项目引进联席会审制,重大项目由8个部门进行综合评估。特别赋予环保部门行使“一票否决”的权力。
去年,西班牙一家纺织助剂公司准备投资一个4000万美元的项目。因在环境评估过程中,发现生产纺织助剂对空气有轻微污染,达不到开发区的环境测评标准,最终被拒之门外。据了解,2004年至今年上半年,因环境评估未能达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拒绝16个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就否决了6项,其中不乏上亿元的投资项目。
招商“选资”确立了下沙新城的未来产业方向,知识经济主导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地位已不可动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杭州出口加工区,作为我国首批试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短短三年里,就引入了30家出口加工贸易型的境外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传统产业首度让位高新技术
昨天,一份《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规划》讨论稿,放上盛成皿的办公桌。这份委托浙江大学编制的产业规划发展报告,已几易其稿。规划中,高新技术产业被视作开发区突破传统产业瓶颈的根本途径和首要目标。
“台湾新竹业园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盛成皿说,“下沙有湿地、有江景,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发展现代工业,我们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失去环境,就等于失去下沙新城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潜力。”
经济产能的数字仍是衡量一个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最权威要素。2004年,在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产值已跃居第9位,达504.28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258亿元,首度占到了全区产值一半以上,达51.2%。娃哈哈、康师傅、可口可乐等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正在被摩托罗拉、东芝、松下、三菱、富士康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取代。建厂之初,东芝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仅生产中低档次产品,今年,东芝已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迁入;松下2.4亿美元巨资投入,建立家电产业发展基地,成为杭州市历史上最大的外资项目。
产业规划发展报告清晰地描绘出下沙新城高新技术产业的蓝图:以摩托罗拉、三菱、富士康为核心的无线通讯产业,将逐步形成年产5000万台手机的生产能力,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移动通讯产业的重要基地;壮大以东芝为龙头,构造笔记本电脑研发到关键零部件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培育以士兰微、立昂、三菱综合材料为主体的半导体产业;打造以眼力健、泰尔茂、中肽、澳亚、创新生物、康莱特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基地;培育以松下、伊莱克斯为龙头的家用电器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