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岛渔村到城市社区
“群落文化”的遗存与重建
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看,这几年,嵊泗最大的变动就是实施了“小岛迁、大岛建”的策略,25个住人岛,有9个“全岛迁移”到了大岛。
走在嵊泗本岛的大街小巷,如果不是当地人指点,你肯定不会把这些社区的名称与原来的小岛对应起来:徐公岛——马关社区,北鼎星岛——青沙社区,张其岛——中心渔港边的渔民新村,而滩浒岛的居民甚至迁到了上海奉贤的渔民新村……据统计,这几年,总共有1万多人从小岛住民变成了社区居民。
人员集中居住,不仅使大岛的基础设施得到集约利用,也使得小岛的海洋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然而,当渔村中以渔船作为维系物、人们共同作业的组织结构被打散后,这个群体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又将面临怎样的“破”与“立”?
“绿华社区”,是嵊泗本岛上唯一一个以原来的岛名命名的移民社区,而与其他相对聚居的原岛民不同的是,绿华岛上的渔民散居在县城各处。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县城,岛上的渔民专门建立了一个固定的“绿华社区”办公和集会点。这来自于情感的因素,怀旧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来源于新的生产方式。
台风过后,原绿华乡带头船老大、现在的绿华村党支部书记郑国存,正组织“绿华社区”的居民恢复生产。他说,现在“绿华人”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生活在城里,原来的绿华岛仅仅成了他们的生产基地。
而这种“候鸟式”的生活,已经不再是渔民原始生存状态的“复活”。为了有序开发海岛资源,他们成立了嵊泗县绿华深海养殖专业合作社有限公司,几十个渔老大,摇身一变成了股东,“弃捕转养”,在绿华岛上养起了大黄鱼。
人散了,经济上的联系却更密切了;原来是渔村的邻居,现在成了养殖公司的同事。“绿华社区”集会点,就是他们经济利益与情感交流的纠结点。
嵊泗人说“海岛就是一条船”,而对所有那些离开世代居住的海岛、迈入城市生活圈的人来说,他们都还在寻找一条承载生活、情感和希望的“新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