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6日晚8时,受台风“麦莎”影响,下了一整天暴雨的横畈镇孝村泉姜山塘水位迅速抬升,最高时距离坝顶不足20厘米。由于该坝是用泥土垒成,洪水一旦溢出,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孝村泉姜山塘出现险情。
险情迅速传到防汛指挥部。在指挥部坐镇指挥的市领导王坚、方建生等当即指挥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正在板桥检查工作的市水利水电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立即掉转车头,赶赴横畈。看到情况十分紧急,领导当即作出决定:组织力量拓宽泄洪道,增加下泄流量,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大坝。
就在大家奋力抢救孝村泉姜山塘时,一场保卫毛山坞山塘的战斗也在太湖源镇指南村拉开。毛山坞山塘位于临安暴雨中心,24小时内降雨达350毫米,山塘坝体一度开始漏水。水利局工作人员和当地党委、政府一起,一边疏散下游百姓,一边加强对山塘的巡查和加固。同时,指导村民将塘桩全部打开,增加下泄流量。
晚上10时许,孝村泉姜山塘和毛山坞山塘解除危险的信息先后传到临安市防汛指挥部。但大家没有丝毫松懈,仍坚守岗位,时刻关注着台风暴雨的影响……
台风“麦莎”有惊无险地穿越临安,临安又一次经受住了自然灾害的挑战与考验。面对“麦莎”的袭击,临安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高度重视,早动员,早部署,指挥有力,精心调度,各项防台抗灾措施扎实有效,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与该市的防汛防旱工作始终以“安全第一”为宗旨,以“人员不伤亡、堤坝不缺口、城市不进水”为目标,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有着紧密关系,也与该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的明显提升密不可分。
防汛防旱责任重于泰山。市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对乡镇(街道)实施防汛和水利工作年度考核,充分调动了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21个防指成员单位、26个乡镇(街道)、6个重点工程及其下属各单位都成立了防汛组织,层层签订了安全度汛责任书。小(二)型以上水库和坝高15米以上山塘的安全度汛责任,与当地领导干部挂钩,并在媒体上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加强库塘安全管理,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责任”三落实。对163名重点水库山塘巡查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落实山塘水库巡查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临安市有关部门还制订出台了防汛值班制度、防汛报告制度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防汛防灾责任。
防汛防旱,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多个部门和个人,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果就不堪设想。临安建立了防汛防旱体系,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度,从早、从细、从严抓好第一关,排查、摸清近2000处防汛点的基本情况,确保了汛前安全。该市还出台了“防洪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预案。各乡镇(街道)、重点工程均修编了操作性强的防汛预案。同时,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落实好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建设。
去年上半年,临安发生了严重旱情,梅雨期遭受了“6·25”洪灾,出梅后又受到了“云娜”、“艾利”等台风影响。在灾害面前,市领导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同心协力,科学防御,最终夺取了防汛、防旱、防台工作的全面胜利。遇到自然灾害如何避免遭受大的损失,关键在于提高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按照《临安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加强水库日常蓄水管理指导和监管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科学调度,提高了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对水库的蓄水量进行每旬统计,及时反馈雨情,做到合理蓄水,为抗旱准备提供了准确信息依据。2004年,临安的防汛应急能力成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6·25”洪灾中,有6位群众被洪水围困,情况十分危急,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过各方的全力营救,被困群众成功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