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导”向素质的中考政策
近年来,杭州中考政策发出了一个声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赢家,不能让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会考试”上,要让孩子努力“学会学习”。
中考试卷的命题在改变。试题和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生活情境题、实验题、开放题等能力题增加,不追求唯一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更是一种独立思维的挑战。显然,“高分”不会属于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高中招生政策在改变。2001年起,高中招生改变了以往由重点普高首批招生的办法,将一些“准重高”与重点普高列入同批次志愿选择范围和同批次招生办法,大大缩小了一般普高与重点普高的生源差距,充分调动了更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在优质高中的录取工作中执行“15分政策”,用15分再换一次第一志愿的机会,每年“救”下2000名高分学生,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使得各优质高中之间的生源得到调和,形成了更为科学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
减少考试人数,精简考试科目,降低中考难度,丰富考试形式,看重综合素质……一位“重高”校长直言,过去简单抓成绩,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激情都给挖光了,而在中考改革的引导下,走进高中的学生更“活”了———学得轻松,学得更有效率。
一个“普、职”兼顾的教育思想
今年职高招生依旧火爆。“前来报名的孩子都昂着头充满自信”,中策职高副校长郑效其拿出今年新增专业中新合作国际酒店管理专业的录取名单,综合测评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就有十余名,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在80分以上。
7月初,中策职高毕业生李京以单考单招高职旅游类608分的好成绩,被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录取,收到了全省第一份录取通知书。“职高毕业考专科,专科毕业考本科”,李京告诉记者,读职高不但有就业出路,也有很好的升学机会。今年,杭州单考单招高等职业院校的平均录取率达到64.02%,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近十个百分点。
“文化课学习平平,并不代表孩子没有未来”,市教育局高中处副处长王瑞华指出,走进职高,不是什么无奈的选择,而是帮助文化课不一定擅长,或是有特长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杭州普职招生比始终保持在1∶1左右,这不仅是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需要。如今,杭州职高的一次性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依旧耐人寻味。
“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和优异的高考成绩比起来,市教育局副局长叶鉴铭认为,杭州教育界达成共识的育人理念更值得珍惜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