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口头相传的文化传下去!
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0:29:4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东弄村,67岁的蓝余根带着几个徒弟,穿着民族服装,拿着龙角、灵刀等道具,跳起了畲族传统习俗“传师学师”中的舞蹈片段,每个人的口中还喃喃有声地唱着畲语的祝祷词。
日前,为了配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这位17岁开始学习“传师学师”的老人在寂寞了多年之后,再度拿起道具,热情地向外乡客人展示着这一畲族习俗。
“我已经有40多年没跳了。”跳得满头大汗的蓝余根对记者说,“传师学师”是畲民教育后代牢记先祖业绩的一种仪式,以前畲族小伙子年满16岁以后都要学习这套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有点类似于成人仪式。和“传师学师”相对应的还有“做功德”,这是人死后做的祭祀仪式,用老艺人的话说就是“谢大人的恩情”。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家请他们“传师学师”和“做功德”了,也没人愿意学这门技艺。“年轻人怕累,没钱赚,他们喜欢出去打工,不愿意学这个。”55岁的蓝荣昌说。
在当地有关部门填写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上,写着这样的介绍文字:“传师学师”与“做功德”所蕴含的民俗礼仪、舞蹈动作、演唱音调等都不同程度地印证了景宁畲族先民开创时期在荒山野林搭棚居住,不畏艰苦,同自然作斗争,在荆棘丛生的荒野上垦治畲田,进行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和生态环境。“传师学师”舞蹈的主要动作有悠荡步、坐蹲步等,大多具有农耕劳作和打猎中的生活与劳动形态的提炼和演变。如:“悠荡步”为除草、翻地的动作变形;“猎步”摹拟了祖先刀耕火种和狩猎生活的基本形态,“坐蹲步”一脚踮地,膝部向下颤动,富有弹性,沉稳而健美,与他们挑担登山或杠木头的姿态相似。
“畲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而‘传师学师’和‘做功德’这一人生礼俗一定要以畲语进行演唱和对白,客观上对畲民族语言起到了强制性保护作用。”
浙江省民族艺术保护工程委员会专家吴露生说,除了语言外,“传师学师”与“做功德”也是景宁畲族人生礼俗、民间信仰、口头传说及畲民族音乐、舞蹈、曲艺等文化空间的综合体现,它的每个段落或反映了畲族的人生礼俗,或表达了畲民对祖先的崇拜,或蕴含着他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内含十分丰富,形式多彩纷呈。可以说,对“传师学师”和“做功德”的保护,可以有效地传承畲族信仰、民俗、表演、造型、文化生态环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老艺人的离去则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提醒着人们,保护畲族文化传统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在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指着照片上的一个老人对记者说,“他叫蓝庆荣,我们刚刚得到消息,他几个月前去世了。”这张照片拍摄于去年5月,当时,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为了配合省里的民间艺术普查和保护工作,到村里进行调研时拍摄了这组照片,蓝庆荣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演示“传师学师”技艺的老艺人之一。吴露生说,在各地的普查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拥有绝活的民间艺人们往往年事已高,他们的手艺若不赶紧记录并传承下来,很快就将成为绝响。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张瑜
编辑:
何始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