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们依然"住"在一起 垃圾分类回收咋成了摆设
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0:32: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近期市区街道上“冒”出了不少漂亮的分类回收垃圾箱,穿绿色“外衣”的是“可回收”垃圾箱,穿黄色“外衣”的是“不可回收”垃圾箱。昨日,在大沙泥街公交候车亭,记者注意到分类回收垃圾箱的垃圾没分类,“可回收”垃圾箱内堆着果皮等不可回收垃圾,而“不可回收”箱内则塞满了玻璃瓶、碎纸屑等可回收垃圾。
分类回收垃圾箱不分类不是单个现象,记者沿着大沙泥街走了一圈,看到十几个分类回收垃圾箱内垃圾混杂。尽管分类回收垃圾箱用图画明确标明:香蕉皮、鱼骨头、苹果核等属于不可回收垃圾;酒瓶、废纸、易拉罐等属于可回收垃圾,然而,分类回收垃圾箱起到的实际作用和不分类的垃圾箱相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依然“住”在一起。
与街道上的分类垃圾箱的命运一样,一些小区和广场里的分类垃圾箱也成了摆设。世纪城、中央花园、华光城、中山小区、锦绣江花小区、大闸小区和天一广场、阳光广场,是宁波推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区。在华光城小区,红、绿、黑三种颜色的垃圾箱摆放在每栋楼前,分类收集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打开三类垃圾箱的盖子,记者看到里面的垃圾基本没有区别,都是装满各种生活垃圾的塑料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市民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垃圾中转站仍将垃圾混在一起。昨日下午,大沙泥街上的一位保洁员,把分类回收垃圾箱的垃圾一并倒进保洁车内,他解释,送到垃圾中转站,各种垃圾是不分类处理的。随后,记者在位于大沙泥街的垃圾中转站看到,保洁车上的各类垃圾都被倒进一个大钢斗,垃圾被挤压后,就被卡车运走了。
海曙区环卫中心一位姓林的负责人坦言,目前海曙区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主要原因是不具备条件,分类处理垃圾需要添置新的设备,保洁车也要增加一半。
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份,陆续在海曙、江东、江北三个区添置了近3000只分类回收垃圾箱,但目前分类回收垃圾箱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仅仅扮演了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的角色。
据了解,目前宁波每天产生的垃圾达1000多吨,而填埋1吨垃圾的费用是70元,焚烧1吨垃圾的费用是100元,宁波1年处理垃圾就要花费3000多万元。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省填埋垃圾的土地,还可以使一些可利用的垃圾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作者:
段朝华
编辑:
周若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