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这些“掩护”,吴正有等人的骗术屡屡成功,行骗的时间久了,吴正有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甚至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全国性刊物大记者”。就在警方抓捕他的时候,他还正在对两名找他“帮忙”的两名村民吹嘘,说自己在刊物上刊登了批评丽水的文章,丽水市委书记和莲都区委书记都吓得来求他,他都不予理睬。直到警察对他表露了身份,他才讪讪的说道:“这次牛皮吹大了!”
据负责侦破此案的专案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中华新青年》在全国各地的所谓特刊不止浙江一处,在江苏、河南等地也有类似的分支诈骗机构,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此案进一步进行查处。而据祝万祥交代,目前在他一样利用非法出版刊物,举行所谓商业活动诈骗牟利的团伙还有相当数量。
|
假记者印制的各种名片 |
假记者横行 敲响真记者职业道德警钟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假冒记者到基层行骗的案件屡屡发生,甚至有很多企业和政府部门明知这些记者是冒牌的也听之任之。一位基层宣传部长坦言,假记者之所以能够横行,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新闻媒介中存在的不良风气给了他们发育的土壤。在很多人眼里,记者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他们可以利用工作之便,认识大人物,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工作”;也可以利用媒介,夸赞或者毁掉企业与个人的前程。而一些媒介从业人员不是从如何办好报刊出发,而是想着如何利用媒体的“特权”获得利益。这种倾向自然也就会成为社会上一些人对媒介的基本印象。有了这个印象,骗子自然会乘虚而入,利用人们的怕事心理进行敲诈。
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陈瑞商告诉记者,近年来,经常有人打着“舆论监督”、“宣传先进”的幌子,到地方企业和机关单位捞取好处,其中大多是冒牌的假记者和报社的聘用人员,但也不乏正规报社的正式记者。有的企业和单位因为有“软肋”被人拿住,不得不花钱消灾,还有的明知遇上了假记者也只好忍气吞声,因为这些假记者往往和记者圈子很熟悉,可以轻易将真记者招来。
陈伟达表示,抓几个假记者取缔几家假刊物,并不是难事,可要想真正解决假记者泛滥的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一方面,各新闻媒体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监督记者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都要正确面对舆论监督,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有错即改,将敢于搞新闻敲诈的真假记者全部拒之门外。这样那些假记者即使想行骗,恐怕也没有什么市场了。(完)